近日,北大碩士畢業、在深圳光明新區發展和財政局工作的廖某對遠從湖南趕來照顧媳婦和孫子的父母實施家暴,引起社會關注。廖某所在的光明新區政府的負責人表示,入職以來,其表現不錯,能稱得上彬彬有禮。
當北大高材碩士生、公務員跟對父母施暴的“忤逆子”聯系起來,不但極容易吸引公眾的眼球,更刺痛了道德神經。遵循孝道是人倫底線,如今卻被一名可稱社會精英的人以拳腳打破,正是引發民憤的原因所在。
同事證實,廖某在單位表現優良、彬彬有禮,為什么回到家里卻對父母拳腳相向呢?民眾的生活和情緒,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正被無處不在的風險和壓力所捆綁,諸多失衡和矛盾充斥著我們的內心。就拿廖某來說,他在單位的彬彬有禮,是職場生態所影響的。要升職、要得到領導的賞識,各種個性和情緒就必須收起來,因為他背后所承載的是婚姻、家庭、生計……而這一切,都讓他不得不撐著面具活著。這種壓抑積壓到一定的程度,必會尋宣泄的出口。
向更弱者下手,向更加寬容者下手,這既是人性懦弱的表現,也是人性畸變的開始。當寬容、善良,甚至親情成為無代價的壓力宣泄工具,那么人倫道德也就無底線可言。
誠然,社會的壓力著實是造成心理畸變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忽視的是,道德從來都是律己的,透過廖某的行為更該好好審視我們的內心。如果心中道德人倫篤定,即便外界壓力再大,恐怕也不會對年邁雙親如此暴戾。不要以社會壓力來放縱人性的自私,不要以精神焦慮來為墮落尋找冠冕的借口。
再多的譴責,再多的批判,恐怕都無法阻止道德倫理在個人內心的墮落,而這種墮落或許只要自己給自己一個似是而非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