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區域城鄉統籌發展的整體要求,新區建設將以城融鄉、依鄉建城的原則放在了城鄉規劃的突出位置,這樣的城鄉規劃設計體現了低碳、高效、可循環的生態文明內涵。新區建設中積極利用和保護新區原有村莊民居、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充分挖掘新區自然生態價值,因地制宜地進行生態修復和生態景觀建設,這就勾勒出“城因景建,景因城活”的生動圖景。具體來看,生態文明引領的城市化建設首先體現在對生態資源的保護上,在財力有限的情況,新區堅持先做環境、先做生態的方針。“生命綠線”的生態建城理念貫徹于城市建設的全過程。新城建設中充分利用和保護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因地制宜進行生態修復和景觀建設,打造生態優良、綠量充足、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的生態型園林城區。其中,有城市“生態綠肺”之稱、占地5000畝的古淮河生態文化景區,就是依托古淮河3.5公里原生態岸線,對原有溝、塘、坑進行生態修復和功能再造而形成的,現在已躋身國家4A級旅游景區行列。此外,清河新區結合濱河、濱湖、沿路、沿建筑物的綠水生態景觀建設,做足白鷺湖、青龍湖、清漣湖、古淮河“三湖一河”水文章,做美城市綠地和生態游園,盡可能多的栽植綠色樹木,盡可能多地減少城市硬質鋪裝,構建完成了高低疏密、錯落有致的綠色景觀,實現了城在園中、路在樹中、人在綠中的園林型城市建設設想。在新城建設中,新區政府還提出了一條“紅線”的說法,就是未經區委區政府的許可,不得隨便砍伐一棵樹,確保新城的綠線不被破壞??梢?,生態文化的理念已經深入公共部門的行政思維中。
在產業布局方面,生態文化所要求多元化能源結構、綠色宜居社區建設與清河新區將科技引進、優質環保產業引進相互結合。清河新區注重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發展,廣泛推行節能環保材料,積極利用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推動建筑節能降耗。清河生態園就采用了先進的造園技術,保證園內恒溫恒濕,四季如春。而以展示世界城市千年文明史為使命的中國城市化史館還利用了地源熱泵技術。
在產業招商引進上,清河新區轉變了以往以重工業化為主導的發展思路,重點承接高新技術產業,并把單純的工業發展路徑轉變為二、三產業相配套的產業發展思路。這就突出了現代服務化和都市型工業“雙輪驅動”,將招商引資變為“招商選資”。一字之差卻昭示出發展思路的根本變化。所謂的“招商選資”,具體落實在幾個明確的標準上,即選擇企業占地面積小、環境無污染、綜合效益優的綠色項目,這樣的企業引進本身就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構筑了強勁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