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華
我想借這個機會就今天大會的主題,以及這一節的內容,好建筑承載城市記憶,談自己城市四點看法,我盡量把時間壓縮在三分鐘以內。首先借這個機會更正一句 話,2010年全中國人都被上海忽悠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想這句話翻譯不能這樣說,英文翻譯過來應該是“好城市,好生活”,正是因為城市沒有讓所有的 人生活得更美好,所以在中國經歷了快速的城市化過程,經歷了快速財富積累之后,我們留下5800萬留守兒童,4千萬流動人口,在城市中居無定所的兒童,這 樣的巨大的社會問題,我們的城市化沒有讓所有的人生活得更美好,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做的這件事情的意義所在,我想借這個機會,特別感謝國際城市化委員會這些專家們和所有這些領導們遠見卓識,我們一起來努力,讓我們城市更美好,讓好城市締造好生活。
第二點,我們要重塑城市理念,我一直研讀從1980年代開始,中國城市化開始的那一段歷史到現在城市化歷程,我有一個很重要的個人的發現,可能是由于過去的 無知。我們老一代這些學者們,在改革開放之初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叫做志在富民,我們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當時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叫做共同的富裕。正是因為這樣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推動了整個中國的改革開放,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繁榮。所以我想從共同富裕到今天我們已經看到了富裕的先鋒,而更進一步要追求共同 富裕的同時,我們城市的信念要增加,我想叫共享文明,這也是回到我們的主題,也就是今天城市化質量論壇的主題。我們要走共同富裕,城鄉共同富裕,走城鄉共享城市發展文明這樣一個城市化的信念。
今天城市化發展一定要有連貫的發展思維,連貫的做法,連貫的空間,連貫的歷史和連貫的信念,這句話我特別感謝巫溪縣縣委書記,剛才午餐交流的時候,他提出一句話我們大學教育要重建哲學,順著這個思路,作為在一個城市化的前沿,而且是在中國貢獻先進的城市化經驗的這樣一個地方的父母官,他的話我一直在思考,所 以有了這一點啟發,我們要有連貫的發展思維,連貫的做法、連貫的空間,連貫的歷史和連貫的城市信念。
第四點,我想結合我們這個主題,對我們前面幾個項目稍加點評。第一個項目,我對重慶金陽房地產的做法深表敬意,但是我深表擔憂,假如其他城市紛紛效仿,如果把所有古董搬遷到另外一個地方重塑文明的話,那么最后得到一個結果仍然是沒有記憶的土地,沒有記憶的城市,沒有文化的城市,所以這個工作值得敬佩,但是希 望其他城市不要彼此效仿,要把城市記憶留在原來土地上,想方設法讓它發揮新的文明的作用。剛才看到國華置地的項目,那個火電站建筑要能夠留存下來,那該多好啊,可是我失望了。我覺得我們今天的建筑水平,我們今天建筑設計的水平,我們今天的智慧是一定可以做到這一點的,我希望國華公司下一次開發類似項目,能 夠向全世界貢獻出中國人把歷史融入到今天城市中這樣更好的項目。后面幾個項目不一一點評,只要我們去做,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果我們心里有人,我們心里有歷史,有文化,每一位學者,每一位設計師,每一個地方官都在努力的朝著這樣一個信念去做的話,我想我們的城市一定會讓我們的未來更美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