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的概念、產生背景及評價標準
健康城市指長期致力于創造和改善自然和社會環境,開拓并擴展其資源,使城市居民能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相互協助和支持,并發揮最大潛能,達到最佳狀態的城市。1986年以來,有鑒于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費、低經濟效益、低生態效益、低社會效益的傳統工業生產方式和傳統城市發展模式帶來的城市病,已對人類生存發展造成嚴重危機,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建設健康城市這一城市生存與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由健康人群、健康環境和健康社會組成,并要求三者協調發展。
健康城市是對傳統城市發展模式的重大變革,是根治人口膨脹、環境污染、交通擁堵、住房緊張、資源短缺等城市病蔓延和發展的最佳途徑,是提升人類健康水平的根本出路,也是世界各國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它要求在應對人的健康問題上,從被動和末端處理轉向以預防為主的源頭治理,從單純依靠醫療技術手段轉向運用經濟、社會、環境等綜合手段,從依靠單一的衛生部門力量轉向依靠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從政府的獨自治理轉向社會的共同參與。
1. 傳統城市化對人類健康造成了巨大挑戰。傳統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傳統工業化基礎上的,它的迅速發展,一方面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給城市的資源環境造成巨大壓力,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并對人類健康產生了巨大威脅,使人類的疾病病譜發生了較大變化。顯著特征是20世紀70年代以后,慢性疾病、精神性疾病患病人數大大增加,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逐漸成為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從表面上看,慢性病往往由個人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所致,但從根源上看,也是傳統城市化模式導致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變化的結果。
2. 健康影響因素從生理因素向社會環境轉變。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醫學模式的演變,人們對于健康的認識在不斷提高、完善。一開始,人們只是簡單地認為“健康即無病無殘”。隨著生物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類疾病譜的變化,人們逐漸意識到,健康不僅是肉體的無痛無病無殘,還與精神狀態有密切聯系,健康概念由過去的單一軀體健康(一維)發展為軀體、心理健康(二維)。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又進一步將“健康”定義為“整個身體、心理和社會的良好狀況,而非僅僅指人沒生病或不虛弱”。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再次深化健康的概念,提出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四維健康新概念。伴隨著對健康概念理解的逐步深入,人們對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逐漸由生理因素向社會環境轉變,建設健康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
3. 公共衛生運動實現從重點疾病防治轉向健康能力構建。公共衛生是通過政策評價、政策發展和制定保障措施來預防疾病、延長人的壽命和促進人身心健康的科學。公共衛生總是根據不同歷史階段人們面臨的健康威脅,不斷調整。1986年,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日常生活的資源而不是目標”。這告訴我們,公共衛生策略不能僅局限于疾病的預防和控制,還必須拓展到健康能力的構建。人類應通過改變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加強預防和采取適當治療干預措施相結合的方法,建立起新的健康改善模式,從社會、經濟、環境全方位解決健康問題。
4. 可持續發展思想與新城市主義要求矯正傳統城市發展觀念。1980年聯合國首次使用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隨后其內涵不斷豐富。20世紀90年代初,城市規劃領域出現了以矯正城市病為導向的“新城市主義”,要求將城市規劃與公共健康理念相結合,這對健康城市的興起和迅速發展產生了較深刻的影響。為便于實踐操作,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12大項300多小項的健康城市指標參考體系。包括:(1)人群健康;(2)城市基礎設施;(3)環境質量;(4)家居與生活環境;(5)社區作用及行動;(6)生活方式及預防行為;(7)保健、福利以及環境衛生服務;(8)教育及授權;(9)就業及產業;(10)收入及家庭生活支出;(11)地方經濟;(12)人口學統計。
從北京實踐看健康城市建設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市工業化和城市化有了很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改善。但北京市的工業化未擺脫傳統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污染、飲水困難、人口擁擠、交通堵塞、住房緊張等社會弊端。這就迫切需要建設健康城市,利用新觀念、新技術變革產業、環境、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傳統生產、建設、管理方式,實現在城市的各個方面都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使城市成為人類生存發展的健康樂園。
奧運健康遺產是北京奧運會的偉大創舉。在申辦奧運會時,北京就提出了要通過籌辦大型賽事促進主辦城市乃至全國人民的健康。為此,北京奧組委于2002年11月在國際奧委會主辦的“奧運會遺產研討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奧運健康遺產的概念,并將其定義為奧運會對舉辦城市乃至整個國家人群健康所產生的具有延續效應的影響。2004年該概念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認可。受益于該概念的提出,在國際奧委會醫學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國家衛生部的指導下,在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倡議和推動下,北京奧組委第一次大膽嘗試將籌辦奧運會與推動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相結合,并于2007年提出了“健康奧運、健康北京——全民健康活動”行動計劃。歷經七年奧運籌備以及受“健康奧運、健康北京——全民健康活動”行動計劃的推動,北京市在保障奧運會、殘奧會成功舉辦和促進全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包括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公共衛生應急反應能力的加強,城市生活環境的改善,以及健康教育活動產生了重要影響等,客觀上使奧運會成為了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和現代社會理念的大舞臺,推動了公眾健康,為世界創造了一筆豐厚的健康財富。
奧運會后,中共北京市委十屆七次全會提出了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世界城市是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城市,其影響力和控制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力資源豐裕和社會環境運行良好,而健康是它們運行的基礎。因此,建設世界城市與建設健康城市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建設世界城市首先必須建設一個健康的世界城市。
1. 將健康城市建設納入全市發展戰略目標和各級政府的發展規劃。隨著傳統城市發展帶來的“城市病”給人們健康造成的危害越來越突出,轉變原有發展方式,建設健康城市已成為全體市民的共同期待。特別是目前北京的人均GDP已超過了1萬美元,借鑒國外城市發展規律,這大致是西方發達國家建設健康城市的起點。同時,“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期,這也給城市轉變原有發展模式帶來了重要機遇。作為首都,北京應緊緊抓住這一重要機遇,將建設健康城市作為基礎理念納入城市發展戰略,納入各部門發展規劃,包括全市“十二五”規劃、制定健康城市專項規劃以及將建設健康城市理念貫穿于各個政府部門的發展規劃三個層次。
2. 建立強有力的健康城市建設領導機構,推動各政府部門開展健康城市建設促進和研究工作。建設健康城市是對傳統發展方式、城市管理運行方式等的重大變革,會對整個城市的規劃、建設、運行和管理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必須建立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為有效推進健康城市建設,發達國家大多在健康城市建設初期即成立跨部門的健康城市領導機構,負責發布健康城市建設倡議,與各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并組織開展健康城市推進計劃。借鑒國際經驗,北京市應成立建設健康城市領導小組,與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國家衛生部接軌,獲取專業指導,并具體負責建設健康城市中的有關組織、協調、策劃、推進等相關工作以及與世界衛生組織、衛生部以及其他部門的協調溝通工作。
建設健康城市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加強醫院等醫療設施建設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保障人們有病可醫;二是普及健康知識,改變不健康生活習慣,實現疾病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最終實現“人人享有健康權利、人人懂得健康知識、人人參與健康活動”;三是將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理念納入到各級政府的實際工作中,通過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增進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滿足感,促進人的潛能的發揮。由此可見,建設健康城市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各個部門及全體市民的共同參與。這是對人們一直認為的健康是個人的事、與政府無關,或健康是衛生部門的事、與其他部門無關的傳統觀念的沖擊。為落實和推進健康城市建設,各級政府部門應積極按照全市規劃的要求,制定各自的行動計劃,并建立考核機制,努力落實健康城市的建設目標。同時,各部門應積極開展健康城市建設與本部門工作關系的研究,從而提升對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的認知和理解,進而促進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的開展。
3. 建立政府主導、全民參與機制。在建設健康城市過程中,應注重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因為政府直接領導在建設健康城市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部門,掌握由公共財政帶來的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信息在內的各種資源。同時,也應注重建立全民參與機制。健康城市建設涉及的方方面面內容,最終還是要通過營造良好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引導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落實到實現人的健康上。沒有全社會和全體市民的共同參與,健康城市建設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主體。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城市建設步驟中最重要的就是獲得政府的支持和公眾參與。為有效推進健康城市建設,應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企業支持、社會組織推動的原則,重視建立由各級政府、社會組織、企業、社區以及市民等多種主體共同組成的健康城市參與體系,從而通過多元溝通、轉變觀念、凝聚共識,共同促進健康城市建設。
4. 加大健康城市建設的宣傳力度。目前我國健康城市建設僅處于起步階段,公眾的知曉率較低,理解程度也不夠。為提高人民群眾對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加深對健康城市理念、知識和行動計劃的掌握,應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和公眾關于健康城市建設的宣傳,以動員更多的人關注健康城市建設、參與健康城市建設和促進健康城市建設。健康城市建設工作最終取決于各部門的落實情況,因此在宣傳內容上,除了對健康城市基本概念、內涵及建設健康城市重要性、建設目標、建設進展、國內外建設經驗的宣傳之外,還應特別注重對各部門在健康城市建設中應達到的標準的宣傳,注重對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從而通過促進各部門工作的落實來推動全市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的開展。此外,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刊物、社區講堂、單位講座等形式開展健康城市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