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18日,中國北京,民工抵達火車站。 Guang Niu/Getty Images/CFP
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中的農業戶籍者大多處于“半城市化”狀態,成為城市中的非農就業人口或常住人口,但難以像本地的非農戶口居民那樣分享到城市化帶來的城鎮居民的社會待遇
【財新網(微博)】(記者藍方)2011年,已有近三成的農業戶籍人口居住在城鎮,但他們卻處于“半城市化”的狀態,即成為城市中的非農就業人口或常住人口,但難以像本地的非農戶口居民那樣分享到城市化帶來的城鎮居民的社會待遇。
2011年12月1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編撰的2012年《社會藍皮書》(下稱《藍皮書》)正式發布。《藍皮書》指出,對于務工農村勞動力而言,他們只是參與了城市化建設,未能分享城市化成果。而就業因素則突出了目前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初級、快速、高流動性特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表示,2011年是中國城市化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首次超過50%,這表示中國進入以城市社會為主的新成長階段,意味著人們的生產方式、職業結構、消費行為、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都將發生極其深刻的變化。
《藍皮書》指出,城市化的基點是職業的非農化。農村人口大量轉化為城鎮人口,獲得非農勞動經營領域中的收益是主要驅動因素。《藍皮書》顯示,已有近三分之一的農業戶籍者已不再從事農業勞動,轉換為非農就業人口。
然而,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中的農業戶籍者大多處于“半城市化”狀態,面臨著勞動和社會保障覆蓋不足的困境。
《藍皮書》以養老保險為例,“全城市化”人口享有率是63.1%,而“半城市化”人口中僅有30.2%享有養老保險;享有醫療保險的比率似乎相差不大,但其中81.1%的人享有的是“新農合”,享有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基本醫保的僅占17.6%。
除此之外,城鄉居民之間也存在著比較顯著的社會距離,部分外來人口不能完全實現社會融入。《藍皮書》指出,一方面,部分城市居民對農村外來務工人員仍然存在一定的社會排斥心理,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汕頭等流動人口比重較大的地區,僅有35%的居民認為不應對農村外來務工者到城市工作有任何限制。在是否允許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在城里上公立中小學的問題上,在上述五大城市中,有22.94%的城市居民認為,要對城市公立學校上學的農民工子女的家庭條件有所限制;10%的居民認為,農民工的子女只應當到務工子弟學校上學,或留在原籍的農村上學,不要到城市里來擠占教育資源。
另一方面,在深層次的社會交往中,城鄉居民之間仍存在比較顯著的社會差距。如問到是否愿意與農村人結為姻親,20%的城市居民明確表示不愿意,還有10.84%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部分外來人口對于流入地缺乏歸屬感,不能完全實現社會融入。調查數據顯示,在沒有當地戶口的受訪者中,50.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外地人,47.8%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本地人。在當地已經居住長達十年以上的沒有當地戶籍的受訪者中,認為自己是外地人的比例還是高達38.5%。
《藍皮書》指出,只有實現心理層面的社會融入和對本地身份的認同,外來人口才能更加積極地加入到城市建設中,才能廣泛的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