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化進程急需“頂層設計”
時間:2011-12-20 09:09:54
2012社會藍皮書《2012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日前正式發布。藍皮書指出,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首次超過50%,近三成農業戶籍人口已居住在城鎮。這種變化不是一個簡單的城鎮人口百分比的變化,它意味著人們的生產方式、職業結構、消費行為、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都將發生極其深刻的變化。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把中國的城市化與美國的信息革命,看作是21世紀初葉影響世界的兩件大事。誠哉斯言,中國波瀾壯闊的城市化進程,不僅雕刻著中國,更加雕刻著這個世界的面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市化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保守估計,3億多農村人口遷移到城市,城鎮化率從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1年的超過50%。進入21世紀,中國的城市化率更以每年0.9%的速度迅疾前進。放眼世界范圍內,這樣恢宏且飛速,甚至不無實驗色彩的城市化進程,呈現“獨特的罕見性”。
2011年,在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中,無疑是具有歷史分水嶺意義的年份。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首次超過50%,正如藍皮書所說,絕非簡單的一個百分比的變化,而是意味著一個國家的面貌的質的重構。中國城市化的氣味正變得愈發濃重,城市而不是鄉村,將塑造和主宰更多中國人的生活。
中國需要敞開緊鎖的心扉,熱烈擁抱城市化。這是中國正在同時進行的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歷史性召喚,也是當下的經濟模式從依賴外需走向提振內需的現實要求。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澎湃動力,正在于浩浩蕩蕩的城市化浪潮,以及城市化了的中國人所釋放出來的洶涌的需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具有如此碩大無朋的市場容量,倘若善加利用,它將支撐起中國經濟又一個30年的輝煌成長。
然而,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亦遠非田園牧歌式的單純充滿著鮮花與甜蜜的美妙之路。坦率地說,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首次超過50%,盡管的確是一個標志性事件,但恐怕更多具有某種象征意義。
眾所周知,由于長久以來實行的城鄉二元分立的政策,中國的城市化之路其實是在荊棘中潛行,各地“試探性破冰”的戶籍壁壘,終究還是把數億人阻擋在城市的門檻之外。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城市化率是46.59%,而城鎮戶籍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只有約33%。這意味著有13.6%,即1.28億生活在城鎮里的人沒有城鎮戶口及享有城鎮居民待遇。這種狀況,再鮮明不過地揭示了中國城市化的底色,即“淺城市化”或曰“半城市化”。
盡管有3億農村人口遷移到了城市,但事實上,城市似乎并沒有做好準備接納這些蔚為龐大的人口。他們在勞動報酬、住房、養老、就業、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都處于某種令人不忍的“邊緣狀態”。他們表面上是“城里人”,但他們的身份依然是農民。城市所提供的各種公共產品,他們未必都能充分欣享,終于造成了中國城市化中的痛楚:身份的撕扯與分裂。
這也正是中國城市化面對的最大挑戰:如何實現城鎮戶籍人口與非城鎮戶籍人口的權利均等化,實現公共服務的雨露均沾。
更值得一提的是,迄今為止,這場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始終處于任其自發自為的發展狀態。嚴重缺乏“頂層設計”,是中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也在現實中招致了諸多的困頓和麻煩。這種狀況,幾乎是難以想象的。由于缺乏對于城市化的一攬子規劃,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的粗糲與輕率之風,時常出沒于城市建設之中。
必將有更多的農村人口涌進城市,那么土地到底該怎么科學調配,城市空間到底該如何分布與構建,人口平權運動到底該怎么推進,政府在此間到底該扮演何種角色……凡此種種問題的答案,將決定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