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持續高燒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增幅終于降低到5%以內。這給預測2012年的中國經濟走勢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參考維度。
CPI降溫,是通脹陰影散去的利好消息,還是需求萎縮的警示信號?2012年的中國經濟是否還會繼續遭受物價上漲的灼烤,或是受歐債危機波及導致經濟減速?
通脹不再是主要風險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份的CPI數據,今年11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4.2%,漲幅比10月份下跌了1.3個百分點,下降速度超出了此前市場大多數的預期。這也是今年以來CPI同比漲幅首次回落到5%以內。
11月CPI的大幅下降,使人們從此前持續一年多的“通脹”慣性思維中跳脫出來,猛然發現,盡管CPI漲幅的數據一直處于相對高位,但實際上, 從今年年中起,CPI水平在持續下降。CPI漲幅從7月份最高的6.5%向下,持續下滑至11月的4.2%,進入了典型的下降通道。瑞銀亞太區首席投資策 略師蒲永灝指出:“盡管中國結構性通脹壓力仍然存在,但周期性的通脹正在緩慢見底之中。”不少專家認為,隨著翹尾因素的消失,今年12月的CPI可能會降 至4%以下,通脹風險已經顯著化解。
中國社科院最新發布的《經濟藍皮書》預計,2012年,中國通脹率將會低于今年,估計CPI同比將上漲4.6%,弱于今年的5.5%。不少經濟學家也紛紛指出,通脹已不再是2012年的主要經濟風險。
然而,快速下降的CPI數據,并不能讓經濟學家們過早地樂觀起來。走出通脹陰影固然讓人松一口氣,但相伴而來的需求減弱、經濟減速的隱憂又令人擔心起來。
從CPI的先行指數PPI來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份PPI同比升幅2.7%,先于CPI降至臨界點3%以下。PPI同比漲幅回落的原因之一,就是國際原材料價格大幅回落、國內需求放緩。原材料價格的快速回落說明經濟可能在降溫。
伴隨CPI和PPI快速回落,我國11月工業增加值也延續了近四個月來連續回落的態勢,并在今年首次回落至13%以下,增長12.4%,比10 月份大幅回落0.8個百分點。而固定投資增長的腳步也在放慢,今年1至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5%,增速較前10月回落0.4個百分點,其 中,11月當月增長21.2%。而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也下降至49%,這是該指數自2009年3月以來首次降至臨界點——50%以 下,并低于歷史同期均值2.9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國內外市場需求趨緩,企業生產動力不足,制造業經濟總體有所回落,尤其是大型企業回落明顯。尤其是新訂 單需求較快降低,預示明年一季度GDP有可能下滑,增速下滑可能成為更為主要的風險。
“燃油”不足可能影響經濟增速
CPI“退燒”的另一個經濟意義在于,這一數據所標識的經濟流動性正在下降。流動性過剩固然不是好事,但作為宏觀經濟的“燃油”,如果流動性不 足,也會影響經濟這輛車子的行駛速度。不少經濟學家已經發出提醒,在流動性收縮與需求下降的共同作用下,2012年的經濟增速將受到更嚴峻的挑戰,中國宏 觀經濟面臨一個調整期。這也意味著,隨著抗通脹的壓力漸漸減弱,保持增速可能將成為下一階段宏觀經濟的主要著眼點。
預判明年,不少經濟學家對經濟增速給出保守估計。從拉動經濟的三大需求來看,消費短期內難以獨立支撐經濟增長,而另外兩大需求——出口和投資,都面臨著回落的壓力。
出口方面,今年以來,受到美、歐債危機沖擊,市場信心動搖,發達經濟體可能將在較長時期內處于低迷狀態。至今觀察不到歐美市場有確定性的復蘇訊 號,這無疑對中國的出口形勢帶來嚴峻的考驗。聯合國12月1日發布報告稱,一些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再次衰退的風險正在加大,明年將是世界經濟繼續低速增長 或重新陷入衰退的關鍵一年。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歐洲各國的經濟基本面趨于惡化,新興市場卻受拖累放緩增速,這樣一來,全球范圍內對中國制造出口的需求顯然 會收縮,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出口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加上明年人民幣還可能進一步升值,貿易順差對GDP的貢獻會進一步下降。
而在投資方面,經濟學家指出,盡管慣性作用下的投資增長不會出現快速萎縮,但由于結構調整,2012年的投資增長也不太可能超預期。伴隨 2009年至2010年大資金注入的投資逐漸退潮,“鐵公基”成為投資減速的先行指標。今年前10個月,交通運輸業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下降到了 8.7%,去年同期為10.5%。與此同時,全球招商引資競爭加劇。另外,今年6月,美國宣布組建“選擇美國辦公室”,首次將招商引資提到了歷史高度。受 其影響,包括亞洲、拉美和歐洲在內的世界各國也在招商引資上開展激烈競爭,各國都在比拼招商引資政策。這將使國際資本流向出現分散化趨勢,對我國擴大利用 外資帶來新挑戰。
專家預計,明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會有小幅增長,增幅可能高于今年。今年消費增速放緩,主要是由于車市、樓市的調整,明年汽車消費將處于底部回 升階段,考慮到汽車消費自身的更新置換周期,消費增速可能會有所提高,但回升幅度不會太大。同時,隨著部分保障房建成入住以及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家電類消 費增速也將出現回升。這些因素都將促使明年消費增幅適度回升。
松或緊的兩難選擇
盡管CPI見頂回落,但仍在高位運行,特別是在全球多國一片“量化寬松”的環境下,我國 的CPI依然存在反彈可能;與此同時,明年經濟增長依然面臨減速壓力。復雜的內外經濟情況,愈加考驗著宏觀調控的智慧。如果全面放松現有的調控政策,必然 會引起又一輪的價格上漲、高耗能行業無序擴張,導致通脹回潮;如果收緊政策,也可能使實體經濟的資金鏈斷裂,導致經濟“硬著陸”。松則容易引起泡沫,緊則 面臨二次探底風險,要兼顧短期與長期經濟風險,調控面臨兩難選擇。
專家認為,當前中國不再擁有處理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時那么大的政策空間,貨幣政策擴張的空間十分有限。因此,一旦經濟出現衰退,再次形成 2009年的“V型復蘇”很困難。明年再推出類似2008年時的大規模刺激政策可能性不大,中國經濟要再度渡過困難,不應是靠繼續擴張供給,而是從分配關 系和城市化這兩個角度入手,真正釋放出內需,從而使中國經濟再度回到高速增長的軌道上。
業界預測,在明年,宏觀政策的組合拳中,可能會采取較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專家建議及時出臺增加支出、減稅等積極政策,通過這些積極政策的實施, 在“調結構”與“穩增長”之間尋找契合點。積極的財政政策也會有更重要的內涵變化,或將主要體現在“花錢”對象的變化上,要把政府資源更多地投向就業、社 保、教育、醫療、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務領域,注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與此同時,專家也建議,抓住CPI增幅趨緩的機遇,深化資源 要素價格改革,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出口乏力、投資降速,明年經濟增長還需更多地依靠消費發力。而要釋放出消費市場的潛在能量,就要讓老百姓有錢花、敢花錢,政策層面上就需要進一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