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社會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社會形勢報告會19日下午舉行,李培林在會上作如上表述。
李培林指出,對于中國明年和未來一二十年是一種什么樣的走向和情況,現在應當說學術界爭論很大,總的來說,現在有一種略微悲觀的預測在彌漫,認 為中國已經走完30年高增長時期,進入增長的拐點。這種看法認為體制改革力量已經釋放完畢,投資和外貿出口增長因素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李培林表示,實際上從中國社會轉型的角度看,中國目前仍然處于結構變動彈性很大的階段,仍然充滿著機遇。中國未來的發展,我們必須尋找新的動力,這些新的動力主要可能會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城市化推動。
李培林表示,今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過鄉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過50%,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國從一個具有幾千年農業文明歷史的 農民大國,進入城市社會為主的新成長階段,這種變化不是簡單的一個城鎮人口百分比的變化,意味著人們生活方式、生產方式、職業結構、消費行為以及價值觀念 都會隨之發生及其深刻的變化。
李培林指出,城市化將繼中國工業化之后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引擎。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已經成為拉動中國發生巨大變遷的三架馬車。
李培林稱,中國在城鄉關系方面發生深刻的變化,今年是連續第二年農民的收入增長超過城市的局面形成。此外,隨著快速交通的迅猛發展,城市化已經 進入第二階段,由農民進城發展到打造都市一小時生活圈,新型城鄉關系正在形成。中國農村已經結束百年來無社會保障的狀態,2億多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社會養 老保險。
“今后的發展動力可能更多的來自于城市化推動。”李培林如是說。
二是國內消費的推動。
李培林表示,在投資、出口和國內消費拉動經濟的“三架馬車”當中,過去一直是投資和出口占有主要的優勢,而國內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率,過去一直 在持續下降,但是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國內消費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在持續增強。中國消費結構正在發生一個非常深刻的變化,過去主要是衣食住行類的消 費,正在轉向休閑、享受以及走向中產生活的消費類別增長快速上升。
李培林稱,同時,為了推動居民消費,國家繼續執行了“家電下鄉”的政策,所以農村的消費也在快速增長。
李培林指出,我們在國內消費這方面還存在著巨大的潛力,當然這方面做的非常不夠,我們居民消費率在全世界相比還是非常低的,但是這方面通過社會消費改革,有巨大的潛力來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三是社會體制改革的推動。
李培林表示,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社會體制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社會體制的改革,將是繼經濟體制改革以后,又一項影響深遠的社會變革,將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社會體制改革將如何進行,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民生體制保障方面的改革。二是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的體制改革。三是社會分配體制的改革。
李培林總結指出,城市化推動、國內消費的推動、社會體制改革的推動這三個方面,將成為未來一二十年中國改革和發展新的動力。而且,從社會變遷來 看,我們仍然處于社會結構變動彈性很大的階段,這和歐美以及其他發達國家情況來看,有很大的差別,這種變動彈性可以使我們吸納由于經濟增長造成的一些問 題,在發展中化解這些問題。
“總的來說,以當前比較普遍悲觀的情緒,我們課題組還是有一些差別,我們既看到當前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但是總的來說,從一二十年長周期來看,我們仍然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李培林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