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在騰沖村,一座座祠堂令人目不接暇,如福善堂、劉氏宅地、接平劉公祠、周氏宅地、山宗劉公祠等。祠堂完好的留存給專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當地對于華僑財產的尊重和保護更是得到了專家們的贊賞。
騰沖村書記介紹說,2001年騰沖村委會改為居委會,下設10個居民小組,一個股份社。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祠堂。目前遇到的難題主要有,當地的許多老房子都是私宅,主人大多是海外華僑,由于年久失修,許多老宅毀損、倒塌。如何保護這些老宅成為困擾村里的難題。
對此,專家們紛紛支招。清
重慶金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達平從經濟型酒店建設的角度分析認為,國外在建設經濟型酒店的時候基本由政府供地,這在國內還沒有先例。說明目前資源由國家統一分配,并且在分配上偏上的較多,偏下的較少。城市化進程中應把資源更多地分給社會和民眾,這樣社會才能夠多樣化。他建議,當地可以通過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先易后難的步驟保護僑產。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副院長李迪華認為,由于僑產的特殊性,保護維修僑產必須從廣東省或者佛山市的層面對這些僑產進行上層制度設計。
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院副所長于長江建議,可以通過引進外部資金進行維修,幫助華僑鞏固華僑產權。
除了僑產的保護,日本著名的城市設計與城市社會專家橫松宗治對當地河道的保護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他說,騰沖的地方文化是廣東文化的一盞明燈。在保護老建筑的同時應該加強保護當地的河道,通過疏通、清理保持河道的清潔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