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淑香,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八里廟村的一位普通婦女,在她家整潔寬敞的房間里,與她聊天,交談,絲毫感覺不到4年前她還是一個農民。
幾天前,記者隨國土資源部組織的采訪組來到常淑香家采訪。常淑香告訴記者,她是2007年,鄭州市建設鄭東新區時,村里的地被征用后,經過政府安置,才搬上樓房的。過了4年城市生活后,常淑香說,他們現在已經完全適應了城里人的生活。
但是,就全國范圍而言,并不是所有失地農民都能真正過上市民的生活。
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認為,中國征地制度最大的弊端是,農地城鎮化過程中,造成了農民城市化進程滯后,造成了大量偽城市化的農民。
甘藏春提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下決心,將被征地農民城市化,作為補償安置制度改革的一個重點。
鄭東新區失地農民人均安排住房70平米
2001年,鄭州市以國際招標的形式確定了鄭東新區遠景總體規劃,鄭東新區規劃范圍115平方公里。2003年1月20日,以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工奠基為標志,正式拉開了鄭東新區開發建設序幕。
“在鄭東新區的建設過程中,涉及原住在這里的村民的搬遷安置問題?!编嵵菔朽崠|新區管委會副書記趙興斌告訴記者,鄭東新區規劃范圍內需要拆遷100多個自然村,涉及村民8萬多人。
據他介紹,從2002年8月開始啟動第一個村莊拆遷以來,截止目前,已經完成了72個自然村、1000多萬平方米房屋、7萬多村民的拆遷,完成農村集體土地征收7萬多畝。
張勝利,是管委會的副主任,參與了鄭東新區建設過程后,張勝利說,2002年時,剛開始實施拆遷時,由于大面積村莊被拆掉,農民心里確實沒底,“祖墳問題,生活安置問題咋辦?”再加上,剛開始實施拆遷時,拆遷補償政策也不完善等等,張勝利告訴記者,鄭東新區建設之初,確實出現過農民上訪的問題。
面對農民上訪,鄭東新區管委會的態度是不回避,不害怕。針對農民反映的問題,鄭東新區不斷地調整拆遷政策。
趙興斌說,管委會確立的原則是,堅持讓利于民,給失地農民適度從高的合理補償。
“以我家為例,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再加上老伴,4口人,村里的土地被征用后,我們4口人分到了320平米的樓房,平均每人補了80平米?!?常淑香告訴記者,補的房子除了自己住外,還有一套用于出租。她說,除了房子出租的收入外,老伴和女兒也都找到了工作,她每月還有300多塊錢的補助,“我家的生活與普通市民確實沒啥區別?!背J缦阏f。
她告訴記者,由于鄭東新區在拆遷過程中采取的是就地安置住房,因此小孩上學、看病都很方便。
趙興斌說,在拆遷過程中,鄭東新區確定的補償原則是,確保每位失地農民能夠分得70平米住房的同時,還預留了創業經營用地。而且安置生活小區時,均選擇了交通便利,配套齊全的城市較好地段。
記者在鄭東新區管委會了解到,除了住房有保障外,鄭東新區管委會累計舉辦電工、物業管理等專業技能培訓班228期,培訓失地農民32810人次,推薦就業33515人。此外,他們還為自謀職業的失地農民每人補貼3000元。
記者在鄭東新區走訪了幾個失地農民安置街區,像常淑香一樣早已成為實實在在市民的并不止常淑香一家。
國土部認為貨幣補償為主模式需要反思
從1986年實施的《土地管理法》,到1998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征地補償標準都是呈倍數增加,甚至現在很多地方的征地補償標準,已經突破了現行《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30倍的規定,但征地糾紛依然不斷。甘藏春說,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
回憶我國的失地農民安置過程,甘藏春說,計劃經濟時期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的征地補償安置標準很低,但糾紛不多,“因為那個時期的征地補償安置,采取的是安置為主、補償為輔的模式,被征地農民進城轉戶口,安排工作,適當地補一點錢。”甘藏春說, 隨著建設需求的增加,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不可能全部安置,所以從1998年開始,基本上采取的是貨幣補償為主、安置為輔的方式。
“現在看,這個模式值得反思。”甘藏春認為,我國征地制度最大的弊端是,農地城鎮化過程中,造成了農民城市化進程滯后,造成了大量偽城市化的農民?!拔覀儸F在進行人口統計,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就作為城市人口統計,但是他們沒有享受市民待遇?!备什卮赫f。
到底應該如何安置失地農民,甘藏春認為,現在改革征地制度,完善補償安置制度,應該把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的長遠安置區別開來。
對被征地農民的安置,甘藏春說,他認為應該加大征地成本,“加大的部分不是用于補償,而是用于安置。”甘藏春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下決心,將被征地農民城市化,作為補償安置制度改革的一個重點?!熬烤固岣叨啻蠓?,需要有關部門進行測算?!备什卮赫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