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輿情推動熱點事件解決 倒逼政府部門改革
時間:2011-12-11 09:39:2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張迪
近日,連續幾起在網絡輿情裹挾下長時間發酵的事件取得實質性或階段性進展:12月7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再一次通報了“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
故調查進展;同一天,環保部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版中首次制定PM2.5標準,此后北京、廣州、上海、山東等省市紛紛表態稱將爭取盡快實現
PM2.5的監測和公布;12月8日繼“郭美美風波”后中國紅十字總會前所未有地高調財務公開,表明紅會的改革步伐又前進了一步。
有分析認為,網絡已然成為倒逼政府部門改革,促進官民互動的有效方式。專家建議政府在現今的網絡環境應轉變思維,變被動為主動,積極開拓更多的民意渠道,完善多元機制,真正做到服務老百姓。
網絡輿論助推信息公開
12月7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再一次通報了“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進展,稱集中調查階段已經結束,調查報告正在匯總和整理之
中,并表示“給人民群眾一個真誠、負責任的交待”。此前,《新世紀周刊》、《財經》等媒體刊文指責任認定遲遲無法厘清導致7·23動車事故責任認定難產,
并分析了相關內幕原因。報道引發網絡輿論對事故調查進展不滿,使得報告出臺時間再次成為微博上的討論焦點。
備受輿論壓力的中國紅十字
會在12月8日公布了其2011年度財務收支情況報告。因“郭美美”陷入信任危機,在連續洶涌而來的輿論沖擊下,紅十字會開始改革,公開賬務,接受社會監
督。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表示,“紅會將加強與公眾的溝通,并通過微博等網絡渠道及時通過媒體來發布信息、澄清事實,加強處理網絡
事件的應急能力。”
PM2.5,經微博熱傳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由一個環保檢測數據成為2011歲末熱詞,而推動改進成行的緣起是來自微博討論中所滲透的強烈民意。
截至12月7日環保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公開征求意見的最后一日,公眾普遍贊成將PM2.5納入標準。
需要更主動集納民意
從推動動車事故調查結果的公開,到紅十字會賬務透明,到環境檢測數據的更加科學……有人說,這些可喜的變化實際上都是是“逼”出來的。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在《網絡輿論倒逼中國改革》一文中闡述,當下社會轉型期,利益群體分化,利益博弈規則卻不夠透明和公正。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成為民眾利益表達惟一比較順暢的通道。網絡輿論對政府的公共治理形成了強大壓力,或多或少地改變了事件的走向。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應該肯定網絡輿論的這種推動作用。“這表明在網絡的推動下,一些執政官員的邏輯在成長,值得肯定。”
根據喻國明分析,在網絡互動中,中國網民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以及參與政務討論的熱情,相較其他發達國家,其實是一種非正常的輿論狀態,“網絡成為一個
輿論的爆破口,這實際上是在現有的傳媒管理機制下,彌補了傳統媒體在某些輿論監督方面的缺位所導致的輿論控制權邊緣化。”
祝華新提出,在民怨和改革賽跑的形勢下,我們尤需提防社會管理體制和機制。“一次次網絡輿論危機,實質是民意通道淤塞、政府應答機制缺失所致的瞬間決堤、垮壩效應。如果政府不能及時疏浚民意通道、理順應答機制,一味只是封堵民意,只會使民怨的海平面越漲越高。”
對此,喻國明建議政府部門與其被逼讓步,不如主動開辟更多的民意渠道,健全制度設計,明確服務百姓的意識。“不能只是一味被動地去適應網民的意見表達,
更多的時候應該是主動吸收民意,解決困難,健全輿論機制。現在我們的網絡輿論更多地表現為推動一些個案的解決,實際上,機制的構建和完善才具有更為普遍的
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