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長期 “東快西慢”格局發生根本性扭轉,東部地區主動調控增速,集中精力優化發展,中西部地區開始大踏步趕上,經濟增速普遍高于東部、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是繼 2010年全國農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來首超城鎮居民之后,我國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取得的又一大可喜進展。
“快慢轉換之間,不僅東部地區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東、中、西各區域之間的差距也逐漸縮小,說明區域協調的成果在今年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魏后凱評價說。
與此同時,借助各類經濟區作為平臺,區域合作 的層次和水平也大大提升。近年來,我國分別在沿海、內陸和沿邊地區建設了若干經濟區,根據各地不同的發展需求和地域特點,有所側重地設立各類合作試驗區、 示范區,為推動區域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在此基礎上,區域互動合作日漸深入,各自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 鳴認為,區域協調發展包括5個方面基本內涵:一是區域間發展的差距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二是各區域、城鄉之間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三是各區域的 比較優勢要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四是各區域綜合競爭力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五是區域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能夠相協調。
專家認為,無論是“東優西快”的發展新格局,還是各經濟區之間不斷深入和頻繁發生的互動合作,都表明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得到了明顯增強。
中西部地區發展全面提速
在東部地區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今年中西部地區的表現特別搶眼。
從投資來看,1至10月份,東部地區投資增長 22.2%,中部地區投資增長29.7%,西部地區投資增長29.6%,中西部地區都高于24.9%的全國平均增幅。“對中西部地區來說,投資仍是拉動經 濟增長的首要動力。尤其是西部地區,近年來投資拉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都在70%左右。”魏后凱說。
協調性增強不僅表現在東、中、西部比較下的全 國大格局中,在西部地區內部,發展格局也在發生積極變化。今年前3季度,貴州、甘肅兩省的投資增幅都在40%以上,青海、新疆、寧夏、重慶4省區市的投資 增幅在30%以上。值得指出的是,除重慶這一西部傳統增長極因兩江新區的帶動投資繼續大幅增長外,其余幾個地區都曾是西部地區傳統上的發展“短板”。
魏后凱認為,和上一輪西部大開發相比,第二輪西部大開發有了明顯的變化,原來西部投資主要抓重點區域發展,經過持續10年的大投入、大開發,發展基礎大大改善,一些薄弱地區開始“爆發”,西部地區內部各省(區、市)之間的差距也開始縮小。
從工業看,今年1至9月份東部地區規模以上工 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2%,中部地區增長18.3%,西部地區增長17.1%,中西部地區同樣都高于14.2%的全國平均水平。按省區市來排名,重慶、 四川、西藏、貴州4個西部省區市工業增加值增幅躋身前5,西部地區進入前10的還有廣西、青海。除新疆外,西部11個省區市工業增加值增幅都在17%以 上。這同樣說明,西部地區的增長格局,已經從少數增長極的高速增長帶動轉變成各省(區、市)全面提速。
更為重要的是和前些年主要依靠礦產開發等資源型項目拉動不同,今年中西部地區發展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以經濟增速第一的重慶為例,今年前3季度重慶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幅達22.7%,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同比增長92.9%,成為最大亮點。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今年出口筆記本電腦已突破1000 萬臺大關,這正是由于惠普、富士康、宏碁等IT巨頭及一大批配套企業落戶投產后,產能開始穩步釋放,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原本沒有多少電子 信息產業基礎的重慶,能夠引來大批國內外電子巨頭落戶,說明內陸開發開放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東部地區調整增速優化發展
前3季度,北京、上海、浙江3地經濟增速居全國倒數前3名,分別為8%、8.3%和9.5%,且北京、上海經濟增速低于9.4%的全國平均水平,廣東、山東、江蘇等幾個經濟大省的增速也位于倒數前8名之列。
然而,在專家看來,這樣的結果并不意外,因為這正是東部沿海地區主動調控的結果,也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經歷的“陣痛”,增長速度雖然與全國平均增速相比是慢了一些,但與這些地方進入了更高經濟發展階段密切相關,是一種健康的、可持續的、高質量的增長。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認為,當 前,北京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服務主導型和消費拉動型的經濟特征已經形成。作為一個特大型城市,既要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又要理性地為轉方式、調結構 的艱巨任務留出空間。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表示,正是認識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北京堅決放棄GDP掛帥,采取了控車市、調樓市、首鋼退市等3 大調控措施,著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發展改革委主任周波表 示,盡管上海經濟增速“減了一擋”,但轉型發展卻“快了一拍”:今年上海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比超過50%,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60%,投資和財政收入 占比超過70%,利用外資占比超過80%。同時,上海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程度在逐步降低,統計顯示,上海房地產業增加值占三產比重,已從“十五”末的 14.6%回落至今年上半年的7.9%。
以“小快靈”著稱的浙江經濟,面對資源短缺、 銀根縮緊、要素成本上升等壓力,正在加緊調結構、轉方式。以工業為例,雖然浙江前3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增幅低于東部平均水平,但 反映結構和效益的指標卻表現不錯:高新技術產業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2.6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1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增長 30.8%,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高出8.1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率由去年同期的19.9%提高到21.3%。
很多專家在具體分析東部沿海地區各省(市)的發展情況后認為,“東慢西快”只是經濟發展的表象,東部地區增速放慢的實質是主動調控、優化發展,因此,“東優西快”才是今年區域發展的最大特點。
區域合作平臺日益拓寬
東部地區優化發展,不僅表現在經濟結構的調整,還在于發展空間的拓展。
1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2011〕1號文件 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第一個獲批的國家發展戰略。此后不久,《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廣東海洋經濟綜合 試驗區發展規劃》相繼獲批,掀起了新一輪沿海開發的高潮,也使向海洋要空間、要資源、要發展,成了今年東部地區發展的一抹亮色。
11月10日,《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公布,這是我國整個沿海發展規劃最后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說,這意味著國家層面的區域規劃實現了1.8萬公里海岸線的全覆蓋,我國關于沿海地區發展的戰略與政策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
至此,在我國1.8萬公里海岸線上,從南到 北,海南國際旅游島、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江蘇沿 海地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山東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河北沿海地區、遼寧沿海經濟帶,依次排開,連成一個整體的發展帶;在這條“金鏈”上,浙江舟 山群島新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像3顆鉆石鑲嵌其間,熠熠閃光。
從東、中、西、東北4大板塊來看,東部地區各經濟區串珠成鏈,不僅有利于生產力優化布局,而且也整體上推動了產業轉移、轉型升級,促進四大板塊良性互動、優勢互補。
范恒山認為,建設各種類型的經濟區,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匯聚各地區力量破解僅靠一個地區難以解決的重大瓶頸問題,正在成為我國推動區域合作的重要途徑。
放眼全國,各種經濟區、經濟帶漸次形成,區域 分工更加明晰合理,資源要素突破藩籬自由流動,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推動區域合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和完善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實現要素的 自由流動。”魏后凱說,建設經濟區有利于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深化區域合作,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區域合作機制不斷創新
在10月份舉行的西部最大的投資貿易洽談平臺西博會上,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裝備制造等項目取代以往的基礎設施、礦產品開發項目,成為最受歡迎的投資領域,傳遞出明確的“產業西進”信號。
東部地區優化發展,要素成本、環保標準等都在提高,形成一股產業轉移的推力;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水平大大提高,產業基礎大大改善,還擁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形成了一股承接產業轉移的拉力。一推一拉之下,產業轉移已是大勢所趨。
“產業轉移主體是企業,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同時政府也要進行積極引導。”魏后凱說。范恒山則強調,應以打破阻礙區域合作的體制障礙和制度壁壘為重點,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加快建立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要求,有利于區域間相互促進、優勢互補、互利合作的制度體系。
一系列促進區域合作的機制正在完善之中。今 年,第一部全國性國土空間開發規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全面實施,提出了“9+1”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體系,即實行分類管理的財政、投資、產業、土地、 農業、人口、民族、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9方面政策措施,實行各有側重的績效考核評價辦法。
在財稅方面,從2009年開始,中央財政加大 了對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436個縣級行政單位的均衡性轉移支付的力度。2010年,這一數字達到250億元,相當于平均每個縣得到了近6000萬元 的均衡性轉移支付,今年的力度進一步加大。資源稅改革、環境稅費改革正積極推進,水、電、成品油價格改革穩步推進,使資源性產品價格能切實體現開發成本、 補償成本及環境治理成本,從而平衡好資源輸出地和輸入地的利益關系,促進區域良性互動。
區域合作的利益共享機制也在一些地方取得積極進展。在“珠三角”,產業轉移園建立了轉出地和承接地共同建設、共同受益的一整套機制;在“長三角”地區,共建“異地園區”開創了產業梯度轉移新模式;在更多地方,“飛地經濟”創造了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