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企業關停后乳品質量提高了嗎
時間:2011-12-06 10:38:49
來源:人民網
今年初,質檢總局對全國1176家乳品企業進行了重審。截至3月31日,共有643家通過審核,通過率不足55%。4月,我國近一半乳品生產企業被強制關停生產線。
重審之后中國乳業發生了哪些變化?通過重審的企業又是如何保證產品質量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跟隨國家質檢總局和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走訪了幾家乳企。
生產企業支持關停
走進龍丹乳業阿城分公司生產車間,一股霉味就迎面撲來,嗆得人直皺眉。生產設備被貼上封條,一些關鍵部件也被卸去。
“沒通過重審不代表產品質量有問題。在三聚氰胺事件中,龍丹奶粉就沒出問題。”黑龍江乳業集團副總經理姜冬梅說,“關掉這個廠,是因為廠子老、規模小,內部布局、硬件設施和檢測能力都達不到國家的新要求。”
姜冬梅說,企業起初也有點想不明白, “但是我們也理解國家政策。只有產業整體信譽上去了、市場秩序規范了,企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這次重審,加速了龍丹的轉型升級。”
重審后,黑龍江完達山乳業關了26家生產企業。“我們將這次重審看作是調結構的機遇。”公司副總經理馬軍喜說。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說,“乳制品企業對這次重審是積極參與支持的,他們也愿意通過這樣一個過程來提高產品質量整體水平。”
重審倒逼質量提高
對這次重審,企業普遍反映對硬件設備、特別是檢測能力要求的提升是最大挑戰。
“重新審核前,由于企業缺少對三聚氰胺等危害物質的檢測設備,所以對上游奶源質量的掌控能力不強。”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司長郭文奇說,“因此,新的生產許可審查條件在企業自主檢驗能力方面,增加了三聚氰胺等必備檢測設備,要求企業要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全項目進行檢驗。”
為了通過生產許可審查,幾乎所有乳品企業在設備購置上的花費都超過了百萬元。
這次重審對企業加強質量控制的引導作用也已經顯現。國家標準規定,每百克生乳蛋白質不低于2.8克,而完達山的企業標準是不低于2.95克;國家標準規定每克生乳菌落不超過200萬個,而三元的企業標準是不超過7萬個。
蒲長城也指出,這次重審只是乳制品監督工作中的一環。生產加工環節生產許可條件重審對乳制品產業上游也產生了影響。但從目前情況看,原料奶的質量還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