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黛云:傳統的變與不變
時間:2011-12-02 13:18:5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傳統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看。
一、“易有三義——變易、不易和易簡”
鄭玄在《易贊》和《易論》中說:“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易簡”謂“易則易知,簡則易從”;“變易者,謂生生之道,變而相續”;“不易者,言天地定位,不可相易”。“天”永遠是“天”,“地”永遠是“地”。“三易”是說“天”的本體不變,但“天之用”是可變的。“簡易”是說宇宙在“易”的系統中并不復雜,是可知可測的。總之,“不易”是指不變的、定性的因素。“變易”是指因時、因地而變異的特殊性;如果定性的因素變了,事物就不再是原來的事物了。同理,基因變異了,物種也不再是原來的物種。這就是說,傳統有變的一面,也有不變的一面。
二、“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
傳統包含兩個層次:“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即民族文化傳承下來的“已成之物”(Things become),如經典文獻、各種古器物等,這是全然不可更改的,只能原封不動,永遠保存;另一個層面是“文化傳統”,這是對“已成之物”不斷進行重新解讀、詮釋,從而構成不斷變化、不斷形成的“將成之物”(Things becoming)。即不同時代,不同人物對某一古器物或某一經典文獻的不同解讀過程。這種解讀因時因地因人而變,不斷發展,構成新的譜系。例如中國有許多古籍,這些古籍都是中國文化的遺存,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這些古籍,各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解讀,再解讀。這種長期積累下來的解讀和研究構成了中國“文化傳統”的不斷增長的譜系。
三、作為主客觀互動的傳統
由于傳統不是自然生成之物而是人類所創造,因此,它又是由于某一主體意識的不斷投射而不斷產生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因不同主體對不同時代的典籍和事物的不同解讀和詮釋而各異。這個“過程”所形成的傳統也就始終處于不斷變化之中。20世紀末21世紀初更有某些學者力圖超越自我的主觀設限,從他者的視野來重新觀察自己的文化傳統。正如法國學者弗朗索瓦·于連所說,一個主體只有在他懂得(敢于)在他的思想里后退(后退是為了看得更遠),重新評估文化里那些隱藏以及沉積了的部分才可以重構他自己。也只有從這里開始,他才能重新思考,并在他的思考里發現新的源頭。他說,就我自己來說,只有我能“到達中國”,再重新轉向“我的”文化,才能思考那歐洲之所以成為“歐洲”的特點。他強調文化既不是可隔離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她不停自我轉化),更不是可拆解的(和主體有關)。在他看來,傳統必須自我發展,不能發展傳統的主體是一個萎縮的主體。
世界進入了一個多元多變的時代。歷史已不再是以線性歷史為先設的、有序排列的、有固定結構和終極意義的研究對象,而是一種體現無限差異的、多元的開放性文本,有如隨時變動的“由點線連接編織而成的網絡版的生活”(福柯)。在這樣的全球化語境下,我們更需要研究傳統,研究傳統的變異性和持續性,使傳統不至于像馬克思所說那樣,成為我們的思想和生活的負累,而能成為一種積極力量,推動人類精神世界的創新,推動人類走向更合理、更美好的社會。
(樂黛云 作者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