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黨政機關公車都粘貼“公務車”標識新華社發
謝文英 宋靜思
公車改革舉步維艱,備受公眾關注。然而,近日國務院有關部門下發的兩份文件卻給“沉睡”的公車改革注入了活力。
11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發文,進一步降低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的采購價格,明確要求排氣量不超過1.8升,價格不超過18萬元。這比此前的標準降了2萬元。
11月2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下稱管理條例)并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管理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公務用車社會化改革”。
從上世紀末啟動公車改革至今,“公務用車社會化改革”的字樣首次寫進行政法規。這是否傳遞著一個信號:公車改革破冰在即?
車改17年,進步了多少?
從199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頒發《關于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算起,我國公車改革已進行17個年頭。如果從2003年正式啟動“公車拍賣”、“公車貨幣化改革”等措施算起,深度公車改革也有8年了。但是,年復一年的公車改革,似乎一直掛著“空擋”,沒有真正起步。超編配車、公車私用、車輪腐敗的勢頭依然強勁。
據國家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調研數據顯示,黨政機關及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總量為200多萬輛,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1500億元至2000億元,這還不包括醫院、學校、國企、軍隊以及超編配車,每年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增長率為20%以上。
縱觀車改歷程,連續九年在全國人代會上呼吁公車改革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分析說,公車浪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購買環節,存在超編制、超標準配備使用的問題。其次是使用環節,公車私用現象嚴重。一項調查顯示,公車使用存在“三分天下”的局面,即辦公事占三分之一,領導干部及親屬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機私用占三分之一。最后是維修保養環節。權威調研結果顯示,一些單位一輛公車一年僅維修費用就高達10萬元以上,甚至有的公車一年竟更換了40多個輪胎,平均每周換一個,其中漏洞可想而知。
既然公車改革迫在眉睫,而且喊了17年,為什么政府采購中汽車依然位列前三位?
“這正是政府官員貪婪的表現。”廣東省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計劃預算委委員鄭學定坦言,公車改革實施者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這是個繞不開的難題。
通過多年觀察,葉青將公車改革的阻力歸納為兩點:“一是待遇論,領導干部往往會有一種傳統思維,認為達到一定職務就應該享受一定的待遇,應當使用公車。二是安全論,很多人認為,領導干部想的事情多,又做事又開車,不安全。”
葉青表示:“如果這兩個觀念不轉變,公車改革難以推行。”
各地試點,現在怎樣了?
盡管全國公車改革進展不大,但是很多地方都在試點公車改革,其中也不乏成功范例。例如“杭州車改”,兩年前,所有局級領導干部全都取消專車,自行解決出行問題,市財政給予一定補貼。補貼金額從300元到2600元不等。據當地統計,車改后,公車費用已經連續三年減少財政支出30%以上。
廣東惠州近日啟動的公安政法單位車改也頗受網民熱捧,具體做法是:壓縮機關車輛,配強基層車輛,取消干部專車和非警務用車,按職級不同每人每月發放500元至2800元不等的公務交通費。經測算和論證,車改完成后市局機關警用車保有量將裁減59%。
“惠州作為地級市整體推進公安系統車改,在廣東省乃至全國都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葉青說,杭州十惠州的模式最為理想,不過兩地方的補貼額度都還有下降空間。
“改革就是為了更公平,公車都取消了,補貼也應該取消三六九等之分,不要因此加劇分配不公。”鄭學定的觀點有很多網民支持,這也是上述成功范例仍會遭受“變向補貼”質疑的原因。
在葉青看來,貨幣化模式是各地車改的大方向。不過全國各地差異很大,到底補貼多少錢合適,應該由中央出臺統一的指導意見。
今年兩會上,葉青提出自己設計的補貼方案:以各地公務員的地區補貼的20%到30%計算。“如果按照這個方案實行,節約的應該是很大的數字。”葉青說。
“車改”新政,作用有多大?
有媒體報道,全國超編配車率已經超過50%。面對公車泛濫的嚴重局面,該如何適用改革新政?
記者注意到,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超編制、超標準配備的公務用車,違反規定接受的捐贈車輛或者配備的越野車,增加高檔配置或者豪華內飾的公務用車,由本級政府公務用車主管部門收回和處理。
“法條已賦予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對各個部委超標車輛的沒收權,能否嚴格執法,就要看機關事務管理局能不能挺過人情關。”葉青說。
怎樣區分車輛公用還是私用,如何監管公車私用,怎樣處罰,是網民最為關心的。
懸掛“公務車”標志,或在車內安裝GPS,是葉青和鄭學定代表都看好的形式。不僅方便群眾參與監督,而且對開公車辦私事的情況能有效監控。
“如果實施社會化改革,監管就相對容易得多。單位去租車時需要登記,自然就進入了監控程度。”對于管理條例的出臺,葉青唯一感到遺憾的是,其中涉及公車改革內容只有一句話。“這還很不夠。還需要一份公車改革指導意見。”葉青說,不管怎樣,兩個規定明確了公務用車實施社會化改革的方向,這意味著公車改革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破冰有望。
然而,鄭學定沒有這么樂觀。所謂社會化改革,就是取消單位配車,實行公車租賃。這也是他多年呼吁的車改模式。但是,管理條例中使用的是“推進”字眼,“五年也是推進,十年也是推進。如果寫成‘應該’,或是‘限期完成車改’才有力度。”鄭學定說,這次出臺的新政,態度還是不夠堅決。
按照鄭學定的設想,公車改革,應該首先確定全國公車改革分步實施以及全部到位的時間表。其次,按區域經濟發達程度分步推行。第三,確定公車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從數字上加以限定。最后,對于尚不能推行公車改革的地方,要明確規定實行最嚴格的管理制度,方便市民參與監督。
“對于車改新政,盡管褒貶不一,但沒有必要等到沒有缺陷的制度出臺之后再實施改革。”葉青說,很多人把執行的難度拿來反對公車改革制度本身,這其實是很大的失誤。公車改革是一回事,車改執行是另一回事。如果因為執行起來有難度就不進行車改,就錯了。公車改革的方案不可能一勞永逸。拿可操作性來說,人們已經習慣性地認為,公車私用一下沒什么大不了,又沒有接觸錢,也不好處罰。但是管理條例實施后就不同了,如果拿著公車補貼又去違規用車,就屬于經濟問題,是腐敗,就可以據此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