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
國務院法制辦11月24日就《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明確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制度、工資構成,需執行國家的統一政策。工作人員工資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組成,其中,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執行統一標準。(11月25日新華網)
放出事業單位改革的“風聲”很早,帶來的震動也很大,可謂扔下“第一只靴子”。時隔幾年后的今天,《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終于公開征求意見,這意謂著進入實質性階段,理所當然是“第二只靴子”。在帶來震動的同時,也會激發公眾參與改革的熱情。事業單位改革正式“開閘”,網友“灌水”正當時。尤其在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后,“靴子”的防水性能、潛水性能至關重要。穿上“靴子”前行,淌過那條改革的河。
河里或有“陷阱”,或有“漩渦”。事業單位改革的關鍵是工資改革,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核心是“效績工資”改革。“績效工資”一直是令專家學者們都頭痛的事。一位參與人事部事業單位工資改革課題研究的專家曾說,績效工資的改革是事業單位改革的核心和難點。績效工作的基本原則早已確立,就是按照所在崗位的貢獻率來確定績效工資。原則歸原則,操作歸操作。單位效益好與差,崗位貢獻大與小,有時看得見,有時又摸不著。更何況還有一些事業單位的效益來源于壟斷或政策。充分考慮到改革的難度與阻力,方能涉險不驚。
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改革,關乎利益,關乎公平,備受關注。因此,這只“靴子”要沿著公平公正的方向行走。很大程度上講,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改革成功與否,關系到事業單位改革的“績效”。“改革績效”關鍵要與民意民智掛鉤。成功的改革得益于民意助推、民智“給力”。公開征求意見,只是提供了一個公眾參與的平臺,尊重民意的程度,吸納民智的多少,目前來看還是一個未知數。“原汁原味”公布征集來的公眾意見,是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見的“亮點”。這一次的征求意見,理應遵循“原汁原味”公布的原則。如果說,個稅改革在征求意見上邁出“第一步”,那么,事業單位改革征求意見更要跨出“第二步”,進而,形成一種“慣例”。
事業單位改革要給公務員制度改革帶來“震動效應”。即便當事業單位改革取得“圓滿”后,“靴子”也不能丟掉。一是,可以見證這項改革;二是,可以為公務員制度改革“探路”。公務員制度改革也不能“止步不前”。現在的事業單位中不少很像公務員,兩者有相近之處、相通之理。因此,事業單位改革的經驗與成果是公務員制度改革的寶貴資源,雖不能照搬照抄,但借鑒還是可以的。這或是事業單位改革的“衍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