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風副院長】:
今天來參加的好多都是這方面的專家,大家講到可持續發展,這幾年是我們談話最熱的話題。小城鎮建設的事,在建國以后,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在這方面一直沒斷,而且花了大量的投入,做了大量的工作。不管是在80年代還是90年代,應該說我們在小城鎮的規劃建設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小城鎮建設的話現在我們叫可持續發展,什么叫可持續發展?那就是長遠的概念,長遠到底遠到什么程度?我說現在可能對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誰也沒有下一個定義說50年?80年?100年,應該說是可永遠發展的概念。
從建設的角度來講兩個定位。
第一,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和小城鎮房屋的建設。
第二,小城鎮的產業的發展概念。
實際上從規劃的角度上,我們肯定首先考慮的是基礎設施和整個小城鎮建設的布局。特別是房屋建設,應該是在小城鎮建設里面占了很大的份額,不管是住宅建設,還是其它公共設施的建設,包括一些企業廠房的建設。在這方面我想我們建設部和現在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小城鎮的規劃方面,建設方面有相關非常嚴格的標準和規范。而且我們的規劃專家不僅僅在城市規劃方面,在小城鎮規劃方面,我們部一級、省一級、市一級也有大量的工作長期要做。
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除了基礎設施規劃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可能就是房屋的建設,包括我們新農村房屋的建設,應該說,我們的房屋建筑有建筑的要求、綠色有綠色的要求、職能有職能的要求。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我們在房屋建設方面,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是特大城市還是城鎮?包括農村我們都是一個模式。建筑設計有建筑設計的標準,結構有結構的標準,智能有智能的標準。實際上在小城鎮,特別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的建筑材料又要本地化,我們的建筑又要保持地方的民俗,或者地方的民族特色。如何去做到這兩個保證?我想我們在建筑房屋體系的概念方面,應該跨一步,應該在小城鎮,特別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應該提倡一個房屋整體建筑設計的這樣一個標志。
說白了我們要跟我們的用戶、業主,提供完整成品的房屋,而不是把我們建筑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原封不動的放在小城鎮,放在新農村建設中,由不同專業的內容做出一個成品。我們在建筑材料和房屋體系的發展方面相對來說比較慢。我們在集成房屋的建設方面有很完整的體系,滿足節能的要求、綠色的要求,這些房屋體系目前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高。在大城市建別墅沒問題,到了小城鎮去,農村建房子,給小城鎮,收入偏低的地方建房子,這個價格是吃不消的。
我提出一個關鍵,圍繞著新農村、小城鎮的建設,贏得了發展生態節能成套的房屋體系,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房屋建造,或者叫制造公司為我們的業主提供完整的產品。這是我想講的關于房屋的一個概念。
我們在產業布局方面,小農村也好,新農村的發展也好,我們也有綠色,也有生態,更重要的是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有可持續的項目,在項目的選擇方面要結合我們小城鎮的實際環境,結合我們的自然資源,我們的各方面的資源,包括我們周圍大城市,或者大中城市的影響來確定我們產業的發展。我們是發展旅游?還是發展電子?還是發展加工?還是發展林業、木業?所處的位置、環境的影響不一樣,我們應該有一個科學的定位,在這方面應該堅持實事求是,利用科學發展觀更好實現我們小城市的布局。
這一點是我們在過去,包括今后發展進程中,如何在產業布局方面花大力氣,用社會各方面的資源,去支援我們小城鎮的建設。這也是我們專家、學者,包括我們的金融機構做的各個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