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來,美國大使館每天定時播報的空氣質量狀況,讓北京繼倫敦之后再獲“霧都”之稱。其中一個最重要因素,就是大氣懸浮物中的細粒子PM2.5嚴重超標。
事實上,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的PM2.5,已在中國大城市徘徊了20多年,卻一直未能納入國家空氣質量評價體系。這一次,面對嚴峻的大氣復合污染狀況,國標API(我國空氣質量評價指數)將再次調整,臭氧(8小時濃度)和PM 2.5都極可能被納入新的評價體系———不過,時間表排到了4年之后的2016年。
早上出門上班前,白領安迪習慣性看了一眼手機,發(fā)現美國大使館早上7點發(fā)布的北京空氣質量指數:191.下邊標注著醒目的紅色“不健康”標記。
盡管這個周一天氣不錯,陽光很好,然而北四環(huán)不足1公里外的盤古大廈,在前方依然淪陷在一片渾渾沌沌、無邊無際的灰霾之中。
“入秋以來,北京幾乎就沒什么好天氣了,除非刮風”,安迪稱,由于擔心空氣質量,從10月份起,他下載了美國大使館的Beijing Air(北京空氣質量)軟件,并尤其關注其發(fā)布的PM 2.5指數高低,“這個(監(jiān)測指標)是目前國內空氣質量指數中不包括的”。
事實上,近期像安迪一樣為空氣焦慮的人不在少數,不少北京人由此患上了空氣焦慮癥。
數據打架
PM 2.5糾結北京城
10月底,安迪從外地出差回京,一出候機樓,發(fā)現前方不足500米,即濃“霧”彌漫,大白天居然看不清近處的花草樹木,以及稍遠處的路橋廊柱等建筑物。
他將濃霧照片發(fā)到微博上,才知道類似灰霾天氣已經在京持續(xù)了整整三天。其后,北京灰霾天氣持續(xù)出現,作為大氣懸浮物中細粒子總稱的PM 2.5,開始頻繁進入公眾視野。
10月31日,東三環(huán)朝陽區(qū)美國大使館的空氣監(jiān)測儀顯示:北京空氣質量指數:307,其中細顆粒物P M2 .5濃度:257微克/立方米,已達到“有毒害”污染級別。
“按氣象學規(guī)定,霾的能見度小于2公里,即已是重度灰霾天氣,可10月底那幾天,大氣能見度根據目測也就100-200米,應該算重重度灰霾了”,事后,北京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孝炎老師,多次對公眾提及這次堪稱今年最嚴重的灰霾天氣。而大氣懸浮物中直徑小于2.5微米的細粒子,是造成灰霾天氣的最主要元兇。
北京奧運期間曾讓人驕傲的藍天白云,這個秋冬之季,似乎已在頻頻出現的P M2 .5數值面前隨風而逝。
童話作家鄭淵潔在個人微博上,發(fā)起“北京空氣質量的調查”。結果,6000多名參與投票的網友中,89%的人認為北京空氣質量越來越差。
11月中,北京更多的公眾、環(huán)保NGO和媒體開始關注PM2.5數值變動。人們反問:呼吸一口新鮮空氣,究竟有多難?一些民間環(huán)保團體和個人甚至走上街頭,主動去監(jiān)測PM 2.5數據。
楊長江,北京一家媒體工作人員。11月1日起,一連十天,他和家人攜帶著一種便攜式空氣質量檢測儀,站在北四環(huán)五道口街頭,實地對空氣質量進行監(jiān)測。
“在我的記錄中,最好一天的PM2.5平均濃度值是36微克/立方米,最差甚至記錄到581微克/立方米,其平均濃度均值是246微克/立方米”,楊的這一實測數據均值,已接近WH O(世界衛(wèi)生組織)大氣質量準則值的近十倍。按2005年W H O公布的PM 2.5準則值規(guī)定,大氣中細粒子濃度為日均值25微克/立方米,才基本算是一個安全清潔的閾值。
唐孝炎老師判斷楊的實測數據不準。“你們實測的是時均值,而WH O公布的標準只有年均值和日均值,不能同比,不具備同比意義”,唐老師稱,在她長期采集的北京地區(qū)實測數據中,PM 2.5日均值濃度也有高達200微克/立方米的,但一般不會高到500多微克/立方米,“除非沙塵暴”。
廣東省氣象局首席氣象專家吳兌,也認為美國大使館發(fā)布的P M2 .5濃度指數,有一定誤導性。“因為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任何國家和國際組織對P M2 .5作出過時均值規(guī)定,因此在沒有時均值標準而又需要判斷大氣污染狀況時,世界氣象界通常取日均值的3倍,來判斷時均值是否超標”,“這樣,即使時均值已達到225微克/立方米,換算成日均值,也僅大致在70-80微克/立方米左右”。
11月19日,一股強大的冷氣流一舉擊潰了遲遲不肯南撤的暖濕氣流,北京出現了一個藍澄澄的艷陽天。然而僅持續(xù)一天,天空又再度出現灰霾,第二天晚上的PM 2.5指數從3微克/立方米,又跳漲到了191微克/立方米。霾天依然風吹不散。
對北京眾多大氣科研機構而言,奧運后這幾年,北京灰霾天出現反彈增多,已成事實,尤其是秋冬季節(jié)。畢竟從20世紀80年代起,以P M2 .5濃度所代表的大氣細粒子污染,在我國已經取代了早期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 10粗粒子為代表的一次污染階段,我國中、東部地區(qū)早已相繼進入了更加復雜的大氣復合污染時代。
解剖PM2.5
細粒子污染,舊客新相識?
以PM 2.5為代表的細粒子,對公眾雖還算陌生,然而對氣象科學家而言,卻已經打了20多年交道。
在我國,細粒子污染最早出現在經濟發(fā)達的珠三角地區(qū),并以灰霾日的天氣現象亮相。
以廣州地區(qū)記錄的灰霾日來看,1954-1960年,一年平均才2天灰霾日;1971-1980年則一年17天;但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灰霾日天數直線上升,1981-1990年期間,年灰霾日一度達到116天。
2004-2010年期間,吳兌老師對珠三角地區(qū)的氣溶膠(大氣懸浮顆粒物)譜濃度,進行了七年完整監(jiān)測記錄。結果發(fā)現,PM 10濃度有一半季均值,超過國家二級標準的日均值濃度的150微克/立方米,而包括在P M10中的細粒子P M2 .5濃度,季均值則全部超出美國原日均值限值的65微克/立方米。
“尤其是當年9月至次年2月的旱季,細粒子濃度幾乎達到標準限值的2倍,非常驚人”,在吳兌老師的監(jiān)測分析結果里,細粒子PM 2.5占到PM 10的比重高達70-90%.這表明廣州地區(qū)的氣溶膠污染,主要就是細粒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