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能不吃東西,也沒法不飲水,兩位局長發布的無疑都是讓民眾振奮的數據。然而看一看新聞后面的網友跟帖,卻是一邊倒的質疑甚至譏嘲。
官方發布的數據或結論遭遇信任危機并不自今日始。最典型者如每年公布的CPI、通脹率,讓人印象最深者則有今年因北京連日大霧所引發的數據之爭。如果按照統計局公布的CPI和通脹率,中國的通脹始終只是“溫和型通脹”,以經濟學的觀點,溫和型通脹不僅不值得擔心,相反是有益的。而按北京有關部門的監測,北京空氣質量也是“自己與自己比有進步”。可是,民眾的感受卻迥然不同,大霧籠罩,連出行都困難,還談什么“進步”?民眾測量通脹率也不靠什么模型,而是以菜籃子和不同時期貨幣的購買力來感受通脹對自己財富的嚴重剝奪,驚嘆“通脹猛于虎”。
面對這種信任危機,專業性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辯護理由,因為有了這個擋箭牌,哪怕空氣污濁得人們呼吸不暢,也大可反駁說直觀感受不如工具監測可靠。但即使是在專業領域,民眾這些直觀的感受也得到了眾多專業研究者的支持,比如關于通脹率,就有不少學者認為被大大低估了;圍繞北京的天氣,也有另一套監測工具證實民眾的感受未必不符合科學。
未精通學理,不掌握工具,這一次,人們質疑或譏嘲食品合格率和長江水質標準,依靠的仍然是直觀的經驗、現實的感受。食品安全事故大案要案頻發,毒牛奶、地溝油攪得舉國不寧,不少單位自建食品供應基地,我們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查的合格率居然還一直保持在90%以上?人們肉眼觀察,過去30年間,長江水質分明是呈惡化的趨勢,就連長江水利委員會早前也承認,在長江沿線,眾多中小城市不僅排污量日漸增大,且不規范排污現象突出,為什么按照他們的數據,長江干流水質優于或符合國家地表水三類水標準的河段反從2005年的71%上升到了2010年的86%?
即使不考慮來自民眾直觀的質疑,這些“幸福”數據也是頗有破綻的。當質檢總局官員說食品抽查合格率一直在90%以上時,至少需要將他們選取的樣本和所使用的統計方法進行公開。負責水資源保護的官員一邊保證長江水質良好,一邊卻又承認“排污量在逐年增大”,公眾就沒法不困惑了,排污量逐年增大反倒還會使水質逐年變好?
《人民日報》近日發表評論指出,“不論是社會組織還是政府部門,不論是發布信息還是回應質疑,都要考慮到老百姓的想法。因為信息不對稱,公眾自然要求‘權威說法’符合事實真相,切合社會關注。更重要的是,‘權威說法’必須對接公眾感受。如果不顧公眾的感受,‘權威說法’只是自說自話,那么,不僅難以自圓其說,還會讓公眾更加無所適從,進而質疑政府的公信力。”評論將這種不對接的危害已經闡釋得相當清晰,而為何官方數據和民眾感受總是難以對接,其原因卻更值得深入分析。
官方數據和結論,常常與民眾感受不能對接,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和民眾相比,有些官員宛如“生活在別處”,其與民眾的生活基本隔膜,如何去對民眾的喜怒哀樂感同身受?二是出于對真相的恐懼,老是希望給民眾營造一種虛假的幸福感。于是,只要是供人飲用的水,無論在我們肉眼看來如何污濁,一監測卻總能達到三類,因為這也是飲用水源的最低標準了。
仰仗數據的支持,我們也許的確可以獲得一種強加的幸福感,但數據制造出來的幸福感無異于海市蜃樓。如果真希望民眾生活富足,恐怕離不開更真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