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棚改運動
時間:2011-11-01 09:27:57
來源:財新網
在三年完成1134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的大目標下,不是棚戶區的樓房被納入棚戶區改造,政府資金鏈承受重壓
財新《新世紀》 記者 朱以師
根據2007年的規劃,友聯賓館因占道需被拆遷,而地方政府為了籌措補償款及建設資金,將友聯小區也搭了進去。朱以師 攝
在游人如織的松花江畔,有幾棟樓很煞風景——大字報幾乎貼滿了每一棟樓每一面墻壁:“違法拆遷、侵害民權”“弄虛作假、踐踏法律”“斗爭到底、保衛家園”……
這些居民樓地處哈爾濱中心城區最重要的旅游商業區,北望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園,南臨友誼路,東接萬達廣場、中央大街和哈爾濱地標建筑防洪紀念塔,西靠哈爾濱警備區。因南側緊鄰友聯賓館,當地人習慣稱這幾棟樓為友聯小區。
友聯小區主要包括五棟樓,1993年竣工投入使用,房齡剛滿18年,包括濱江花園(東塔、西塔及連接體),居民樓A、B、D三棟以及友聯賓館。濱江花園為18層塔樓,A、B棟是8層板樓。這些樓房原為工商銀行及哈爾濱市空調廠的職工住房,1998年住房改革后多由個人買斷,令居民們費解的是,建成不過18年的樓房為何被劃入棚戶區改造?
事件肇始于友聯賓館占壓規劃道路紅線要被拆遷。據維權居民介紹,政府因無力補償,將友聯小區以棚戶區改造名義,與友聯賓館捆綁拆遷,以區塊的商業開發收益補充資金缺口。2010年6月,哈爾濱市城鄉規劃局在小區內公布了友聯地段改造的規劃(批前公示),計劃拆除友聯賓館和A、B棟居民樓,建設三棟30層住宅樓及兩座商場。2011年3月11日,哈爾濱市政府又將濱江花園作為二期正式納入棚戶區改造范圍。
友聯小區居民認為,自己的房子被拆是出于商業開發目的,而非公共利益需要,拆遷補償不應按照棚改政策標準執行。他們群起反對。
圍繞拆遷問題,居民們與政府及開發商展開了一年多的“拉鋸戰”,政府部門屢發征收文件,居民數次申請行政復議。在法定框架之外,雙方亦各施手段,你來我往。開發商安裝攝像頭監視居民行動,街道借“停發低保”向最底層施壓;居民們通過張貼橫幅、大字報、網絡發帖來抗爭。
友聯小區里的戰爭并非孤例。自2010年哈爾濱啟動“新三年棚改擴容計劃”以來,為了在三年時間完成“繞城高速內1134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任務”,越來越多的地方被納入了棚戶區改造的范疇,圍繞著拆遷與被拆遷,沖突此起彼伏。
財新《新世紀》獲悉,在哈爾濱田地街、銀行街鐵路大院、交通街等多個繁華地段的棚戶區改造項目,都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田地街項目毗鄰索菲亞大教堂,屬哈爾濱市黃金商圈,在田地街與地段街交角處的一棟三層樓房,臨街底層商戶至今仍正常營業,拒絕搬遷。銀行街鐵路大院緊鄰果戈里大街,周邊有哈爾濱最好的小學和醫院,也是商業價值很高的地段。鐵路大院的居民拒絕遷離,自發推選了維權小組,就規劃、拆遷等問題多次向上級政府提起行政復議申請。至今,政府與居民仍在僵持之中。
與此同時,在保障房建設重壓之下,哈爾濱的棚戶區改造工程仍在大規模地推進。在哈爾濱中心城區開工建設的5.37萬套保障房中,棚戶區改造住房有3.94萬套,占比超過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