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服務業:世界級城市群發力點
時間:2011-10-11 14:20:10
來源:中新網
主題為“建設世界級城市群與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長三角現代服務業合作與發展論壇在滬召開。來自各有關方面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暢談現代服務業和世界級城市群在應對全球經濟危機中的重要作用,也探討了如何在國際城市競爭新格局下發揮出服務業的更大作用。
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標志,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程度直接關系到長三角城市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發展現代服務業,不僅要著眼于對現代社會城市價值的再發現和再開發,也需要注重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與新機制,更要為現代服務業設計并優化其制度環境。
現代服務業的作用究竟如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指出,1980年全球的服務貿易總額為3800億美元,1990年達到1.9萬億美元,10年內增加了4倍,可見在當前的世界貿易中,服務貿易的發展速度非常迅猛。但直到去年底,中國的服務外包企業超過了1萬家,可服務貿易總額只有403.3億美元。這一巨大的數字差距反映出以服務貿易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在我國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提示了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發展現代服務業還是新時期解決就業問題的突破口。在過去30年中,長三角地區的部分城市承接了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解決了我國農民工的就業難題。數據顯示,通過發展加工貿易,長三角和珠三角共為1.2億農民工提供了工作崗位。而現代服務業不消耗能源,不帶來危險,只要有好的理論、思想、智慧,就可以設置工作崗位,還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從全球業務流向看,服務外包市場對經濟的貢獻越來越明顯,已達6825億美元。
在發展現代服務業中,城市的作用最為明顯,因為城市是推動現代服務業最重要的載體。研究表明,每提高我國城市化率一個百分點,服務業的比重要提高0.8至1個百分點。換句話說,服務業的發展直接影響了城市化進程。國內外實踐也證明,城市群的空間演變與服務業的發展緊密關聯,城市群的結構優化和功能升級離不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技術流的自由流動。服務業已成為聯系城市群內部各城市的紐帶和血脈,沒有服務業的發展就沒有城市群的崛起。
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徐匡迪指出,在城市群發展中,有個“大城市連綿區”的提法,展現了大城市連綿區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比如,美國東北海岸的大城市連綿區面積為18萬平方公里,僅占全國國土面積2%,但通過各種現代服務業,集聚了全國18%的人口,創造了美國近25%的GDP。歐洲有八個城市連綿區,以倫敦及其周邊城市組成的英國東南部連綿區為例,集聚了英國25%的研發活動,擁有人口1898萬,實現了英國15%的GDP。而日本以東京為首的東海城市連綿區,面積只有全國的1/5,但集中了全國就業人口的2/3,實現的工業產值為全國的3/4。
就中國而言,目前已形成三大城市連綿區,分別是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
需要怎樣的發展模式
有人提出,中國服務業現在最突出的問題在于比重偏低,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善同指出,“比重低”還不足以充分反映我國服務業的問題。從發展實際看,我國的服務業和其他國家有很多不可比性,所以僅從服務業比重看,難以全面反映服務業的發展瓶頸。應當從效率、成本、質量、品種、可及性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在發展服務業時,也不能僅靠提高比重。
目前,我國服務業存在效率低、及時性不夠、服務業內部的產業層次相對較低等問題,導致服務成本偏高、公共服務不足、可及性較差。舉例來看,目前我國很多區域都對運輸收取過路費,使得物流成本偏高。之前有關方面測算發現,將商品從內陸城市發往港口,其物流成本的比重可能超過了生產成本,最終導致因服務業成本高而影響了制造業的競爭力。
此外,各方面對現代服務業的理解還存在不同觀點。現代服務業到底指什么?與會代表認為,應該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高端服務業,指那些技術和知識密集度比較高的行業。但還有一些服務業態,則需重新衡量它們的“含金量”。比如,金融業被視作現代服務業,銀行是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銀行早已有之,那么銀行所從事的貿易活動,究竟是現代服務業還是傳統服務業?這就需要客觀看待。對那些操作方式依舊傳統的服務業,不能因為其“現代”外表,就忽視技術和知識的集聚,而是要通過現代技術、知識來提高這些服務業的等級,使它們真正成為“現代服務業”。
就長三角地區而言,經過30年高速發展,整個區域已從地理布局、人口密度、產業發展、經濟總量等多方面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群。但作為舉世聞名的制造業基地,長三角城市群也存在工業產業結構偏重、資源能源外部依賴性較強、單位GDP能耗偏高、環境約束性加劇等問題。相比美國的紐約、日本的東京等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在市場輻射力、產業力、內生創造力,以及文化影響力上都有明顯不足。而從服務業的發展現狀看,這些差距也反映在兩個方面:現代服務業產品偏低;區域內統籌協調機制不強,政策制度產業方面的融合發展有待深化。
要解決這些問題,與會代表建議,應該充分發揮長三角區域內大城市,特別是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在高端服務業上的集聚和輻射作用,注重不同城市的分工,提升整個城市群的競爭力。長三角城市群之間產業特點、區位條件和資源基礎各有不同,所以在發展方向、發展路徑等問題上需要高度一致,但在具體發展時,則要強調優勢互補、錯位競爭,拓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空間。
如何發力算“高端”
面對現代服務業的“高端”一說,徐匡迪建議,發展高端服務業,需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是“為誰服務”。對現代服務業來說,服務對象除了一般百姓的生活需求外,更要注重對生產性企業做好服務。在世界重要的城市連綿區,都以先進制造業為基礎。高端的現代服務業,就是要為這些先進制造業做好服務。第二個問題是“如何服務”。對那些落戶于長三角的總部企業來說,活躍的風險投資業、發達的金融保險業、高效的第三方物流業等,組成了為其服務的要素市場。另一方面,也要注重IT產業對服務業的服務。眼下,國際商貿服務業呈現出明顯的信息化特點,智慧物流、電子商務等都是高端服務業的發力方向,且此類信息化技術發展,能推動傳統服務業迅速升級。第三個問題是“何時服務”。對長三角的現代服務業發展來說,要加大新興服務方式的研發和應用,盡快用到先進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上,貫穿整個生產和服務過程,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
與此同時,制度營造也是推動長三角地區發力高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保障。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指出,目前,長三角地區發展服務經濟的物質基礎和條件已初步具備,但制度環境正成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主要瓶頸。農業經濟、工業經濟都有與它相適應的特定的制度環境,工業經濟環境的完善有利于促進工業經濟的發展。我國制造業改成增值稅以后,極大促進了我國的工業化發展,對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起了很重大的作用。但是工業經濟的制度化卻難以適應服務經濟的發展,原因在于服務經濟有別于工業經濟的工業形態,有它自身發展的特殊規律性。
服務經濟的發展要求建立和它發展特殊性規律相適應的制度環境。在周振華看來,服務經濟需要的特殊環境應當包含三個層面,一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制度,如企業制度、產權制度等;二是基本的管理制度,包括稅收制度、信用制度、監管制度等;三是行業管理制度。籠統來說,服務經濟對制度環境的總體要求是要實現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創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