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西湖邊人肯定多,但是我覺得今年特別多,有很多老外來租自行車,大都是沖著申遺成功后的西湖來的。”昨天的杭城多云轉晴,秋高氣爽,六公園公共自行車租還車點工作人員一直忙活著。(10月4日《杭州日報》)
據統計,杭州全市三天長假共接待游客約616.51萬人次,在到達人氣城市中位居第三。無疑,西湖入選世界遺產充分帶動了杭州旅游,但這在很大程度上還得益于免費。今年6月西湖申遺成功后,杭州就表示將堅持“免費開放西湖”不改變、對因文物保護需限制客流量的景點不漲價、博物館不收費。既然“免費西湖”政策始終不變,當然也就人氣旺盛。
讓人遺憾的是,“免費西湖”目前還只是個孤例。國內不少景區景點的門票,不僅普遍處于較高的水平,申遺成功后就大幅漲價,更幾乎成了慣例。而這顯然與國情和消費水平不符。當物價指數居高不下,旅游作為并非不可或缺的精神層面的消費品,與大部分游客收入水平不相稱的門票,顯然讓人難以承受。
其實,申遺成功本來就并非漲價的理由。于“遺產”本身,申遺成功其實并不會有什么根本的改變。申遺是為了保護,保護的目的,是讓“遺產”能夠傳承下去。這顯然需要讓更多的人,在接觸、了解、欣賞、享受遺產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保護意識。
目前,國家正在加強對各地門票價格管理的指導和監督,積極推動具備條件的游覽參觀點,實行免費開放或低票價,這也包括世界遺產。申遺成功后的漲價,既違反有關規定,也有悖“還景于民”的大趨勢。其實,西湖申遺成功后持續的人氣表明,申遺既不是牟利的手段,漲價也未必是創收的捷徑,因為高門票也意味著對更多的游客說不,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事實上,免費甚至蘊藏著更大的商機。曾有統計,雖然免費西湖令杭州市每年減少幾千萬元的門票收入,但其拉動的各項消費卻高達百億元。顯然,要多創收就得吸引游客,而吸引游客,即使做不到免費,至少也應是下調而不是漲價。于許多門票昂貴、人氣慘淡的景點,“免費西湖”不失為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