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秋日望城,滿眼皆景滿心皆詩,萬畝團頭湖水光瀲滟垂柳依依,巍峨黑麋峰翠竹挺拔泉水叮咚,田野翻涌起金黃的稻浪,農家樂唱響游人沉醉的歡歌,錯落有致的鄉間宅院綻放寧靜的幽香……這詩意盎然的新農村景象,正是望城加大城鄉一體化建設所提交出的“望城樣本”!
長沙市望城區,過去是以雷鋒家鄉聞名的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今年6月撤縣改區。不管作為過去的“縣”,還是作為今天的“區”,望城有一點沒有變,那就是始終堅持以城鄉一體化建設破解科學發展難題。
一路走來,望城的發展足音鏗鏘:2010年財政總收入22億元,近幾年,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先后進入全省三強、中部十強和全國百強,最近公布的湖南縣域經濟20強排行榜中,望城又赫然晉升為第二名。
貨真價實的發展成就,與城鄉如詩如畫的壯美畫卷、與老百姓幸福的笑臉,共同驗證了城鄉一體化建設給望城帶來的深刻變化。
城鄉規劃打造百花齊放的春天
何謂城鄉一體化?百度詞條給出的解釋是:城鄉一體化就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綜合研究,實現城鄉在政策上的平等、產業發展上的互補、國民待遇上的一致,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文明和實惠,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解讀城鄉一體化,望城給出的第一個關鍵詞是城鄉規劃一體化。
望城將城鄉規劃一體化當作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基本前提,把農村和城市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編制規劃,制定了總體發展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建設實施規劃,形成了城鄉一體、相互銜接的規劃體系。實行空間、土地、產業、生態、主體功能區“五規合一”,全面完成全縣14個鄉鎮整體規劃和所有村莊規劃,率先在全省實現了鎮村規劃全覆蓋,形成了以區域總體規劃為核心、控制性詳細規劃為基礎、各類專業規劃和專項規劃為紐帶的覆蓋區域全境的城鄉規劃體系。
在望城的規劃藍圖里,小城鎮建設是其中最為絢麗的圖畫。從都市區到中心鎮再到村莊,望城綜合考慮各中心小城鎮的區位、資源、人口及經濟發展水平和潛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科學規劃城鎮布局,以特色產業或龍頭企業為依托,建成工業型、生態型、商貿型、旅游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鎮。
眾所周知麗江、平遙、鳳凰等三大古城,周莊、宏村等古鎮、古村落,與之相比較,望城歷史雖不及其悠久、文化底蘊雖不及其深厚,但望城有著獨到的優勢,那就是以規劃為藍圖,通過精心打造形成了一個名鎮群落,共同打扮出一個美麗的春天。
湘江是湖南的母親河,湖南的萊茵河之夢也是望城人的夢想。望城擁有35公里湘江岸線資源,位居長沙城區之首,演繹萊茵河之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望城確立了以“一江(湘江)兩岸(河東、河西)四鎮(丁字、銅官、靖港、喬口)”為重點的城鎮化戰略布局,力爭將望城濱江區域打造成集“湖湘文化展示、‘兩型’產業示范、濱江生態休閑”為一體的環湘江生態旅游圈。以湘江為自然軸線、東西兩大區域全面推進,充分發揮“兩岸四鎮”自然資源、交通區位等優勢,實施錯位互補發展,著力打造“東方萊茵河的節點城鎮”。
在這樣的規劃布局下,望城形成了“古鎮文化”、“陶瓷文化”、“漁文化”等極具魅力的特色品牌,一個特色各異、相互呼應的湖湘名鎮群落初展英姿——
靖港鎮曾為天然良港,素有“小漢口”之稱,明清建筑保存完好。按照打造“江南濱水古鎮”的思路,完善古鎮基礎設施,修繕和恢復了明清古建筑群,古鎮人文景觀盡顯古韻風姿,靖港古鎮這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聞名遐邇,美食一條街上“靖港八大碗”、“廟會小吃”等特色餐飲盡顯湖湘飲食文化魅力;
喬口鎮靠近洞庭湖,漁業資源豐富,自古商貿發達,享有“長沙十萬戶、喬口八千家”的美譽,集“吃魚、賞魚、養魚、買魚”為一體的“喬口漁都”即將正式開街;
丁字鎮境內的銅官窯是世界陶瓷釉下彩發源地,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其燒制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望城加快建設位于丁字鎮的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推進“彩陶溪——十里畫廊”、“唐風”特色名村、山灣部落休閑農家樂等項目建設,銅官窯將重現大唐神韻;
定位為“千年陶都、江南古鎮”的銅官鎮歷來以陶瓷聞名于世,享有“陶都”的美譽,又是遠近聞名的古鎮,毫無懸念地被打造成具有深厚陶瓷文化底蘊的旅游景點。
四鎮以外,高塘嶺鎮、星城鎮、黃金鎮等經濟強鎮,烏山等工業新鎮,白箬鋪、東城、橋驛、茶亭、格塘等生態新鎮,獨具風情的“新康戲鄉”,都以不同特色打造各自的中心鎮。不僅是各中心鎮名聲在外,望城聲名遠播的村莊也不在少數,光明村、金峙村、彩陶源村等24個具有連接城鄉節點和紐帶功能的中心村綻放異彩,望城形成了“一核多點、梯次推進”的城鎮發展格局。
一張規劃圖,覆蓋了望城的山山水水,城市鄉村的每一個旮旯角落。農民的住宅無一例外要按“圖”建設,再沒有亂搭亂建的敗筆,969平方公里的望城,一眼望去,就是一個偌大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