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過日子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日子過得怎樣,自己最清楚,最有發言權;但是,畢竟大家的消費存在共同點,比較一下也能起到參考作用,也能對生活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即使中美相距甚遠,消費文化也千差萬別,但是從經濟規律和生活常識的角度去看,美國的物價水平也能反襯出中國的物價水平,也能對中國的消費起到一些提醒的作用。這也是網友為何熱衷于物價比較的原因。
但遺憾的是,由于網友的比較會囿于個人的生活經驗,通常會因為信息的片面和有限,而顯得不夠全面和客觀,媒體介入能給人以更客觀的結論。當然,即使是媒體的調查也應該謹慎一些,也應該注意一些容易混淆的問題。
首先,比較的不應只是絕對價格,還應該有收入水平。對于比較而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復雜的數字放在一起比對,誰貴誰便宜一目了然,物價的比較也是如此。但是,物價比較的目的是為了反映負擔,物價比較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收入的水平。如果忽視了收入的差異,單純地比較物價是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的。在比較中美物價水平時不能流于表面的數字,以為數字高就是物價高,數字低就是物價低,還必須考慮到數字對應的收入水平。如此,才能算客觀公正,不至于引起更大的誤解。
其次,比較的不應只是表面數字,還應該有背后反映出的問題。我的一位記者朋友前段時間剛剛去過美國,回來之后其感嘆的內容,不是美國的物價有多么便宜,而是物價所反映的社會價值觀——物價其實就是一根指揮棒,就是一種社會現象的呈現。為何美國涉及人工和知識產權的產品與服務,會有那么高的價格?這體現了對人和知識的尊重。對于社會而言,最大的財富到底是什么?是人而不是工具,只有人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所以涉及人工的服務須有高價。而對于社會發展最大的動力是什么?是創新而不是資本,只有創新才能讓更多的資本實現增值,所以,涉及知識產權的服務和商品也會有較高的價格。這種定價完全遵循著市場的理念。
其實,價格比較只是一個基本的手段,不是為了得出誰高誰低這樣表面的結論,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了解公眾的訴求,了解定價的規律。這就需要輿論引導者能實事求是地進行比較,從而得出準確的結論,并作出正確的應對,而不是玩數字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