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是個只有面積6.64萬平方公里,人口630萬的小省份,既不沿邊,又不靠海,是個典型的內陸地區。
“‘十一五’期間,寧夏經濟發展明顯加快,成效顯著。但跳出寧夏看寧夏,站在全國看寧夏,發展不足仍是我們最大的區情。”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王正偉在談到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時做了如此表述。
然而,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現實背景下,寧夏這個內陸小省份卻在謀求發展外向型經濟,將西部大開發新十年戰略與“走出去”戰略相結合,努力實現“十二五”期間寧夏在GDP、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等幾大指標上于“十一五”基礎上翻一番的既定目標。
與這個縱向跨越式發展主要目標相對應,寧夏同時還致力于橫向跨越,由一個內陸省份實現邁向世界的“凌空一躍”,這別出心裁的一躍尋求的是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發展路徑,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王正偉用這樣三組詞語特別強調了壓力,撲面而來的緊迫感令人動容,但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對寧夏經濟社會的發展,視野更加開闊,決心更加明確。
內陸省份邁向世界的“凌空一躍”
寧夏是中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回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35%,占全國回族人口的近20%,外國人親切地稱它為“中國的穆斯林省”。
歷史上寧夏曾經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埠,無數阿拉伯商隊曾在這片水草豐美的黃河邊喂養他們的駱駝。如今,地處東亞大陸和中國北部幾何中心的寧夏,是“雅布賴”國際航路開辟中東、歐洲和非洲空中通道的理想節點,是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經貿物流的低成本通道。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速度不斷加快,趨勢不可逆轉,國際分工、國際貿易、跨國經營已將世界各國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這種狀況下,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在主動參與全球布局的過程中,不可能也不可以忽略廣大的中東地區和阿拉伯世界。”王正偉在第二屆中阿經貿論壇理論研討會上的演講為寧夏指明了方向。
這也可以說是一個內陸省份實現邁向世界的“凌空一躍”的落腳點所在。
改革開放30年,總體格局是沿海沿邊開放,國家經濟特區和區域對外開放經濟區主要布局在沿海沿邊地區。新疆的喀什和霍爾果斯兩大經濟特區正式獲批,標志著中國開始擁有內陸開放型特區,但面對阿拉伯世界,顯然僅有窗口是不夠的,還需一座可以切實拉近雙方距離的橋梁。
“加快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我們探索一個新的路徑。”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對外經濟研究所前所長張燕生說。張燕生強調,要加快寧夏向西開放的進程,建立起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全面經貿合作的一個特區。
推進中國與將近兩億人口的阿拉伯世界和將近15億人口的穆斯林地區全面經濟合作,寧夏無疑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個“中國的穆斯林省”的依托是什么?張燕生給出了清晰的答案:“寧夏的依托不僅僅是寧夏的優勢和特色產業,而且是我們改革開放30年發展起來的競爭優勢。”
2011年5月11日“銀川―昆明―迪拜”定期國際客貨兩用航線航班在銀川河東機場正式首飛。一條空中絲綢之路如同彩虹一般,掛在中國與阿拉伯世界之間,架起一座人流、物流、商流、財富流的橋梁。
2010寧洽會暨首屆中阿經貿論壇取得圓滿成功,參加論壇的有64個國家及其政要,簽約項目合同金額859億元人民幣,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
寧夏已經成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經貿往來的窗口。推開這個窗口看出去,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巨大的市場容量和較強的經濟互補性,使中阿之間的合作前景更加廣闊。商務部數據顯示,2010年,中阿貿易額再創歷史新高,達1454億美元,同比增長34%。阿拉伯國家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第七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成為阿拉伯國家第二大貿易伙伴。
以“傳承友誼,深化合作,共同發展”為主題的2011寧洽會暨第二屆中阿經貿論壇在商務部、貿促會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共同主辦下,將于9月21日隆重啟幕。這既是寧夏搭起“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更是中國政府為推動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經貿、投資、文化、科技等領域進行交流而采取的一項戰略舉措。
新寧夏創造發展新機遇
今年兩會上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18個主體功能區之一,寧夏沿黃經濟區寫入了國家“十二五”綱要。這標志著沿黃經濟區由“地方隊”升入“國家隊”,由地方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由寧夏重點上升為西部開發重點。
在王正偉看來,建設沿黃經濟區,實際上是把寧夏的優勢集中起來做了一道加法,等于把我們的資源優勢、人文優勢、政治優勢、民族團結優勢優化組合起來,使它能夠釋放出超能量,成為寧夏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不僅綜合考慮到整個‘十二五’時期發展,甚至要通盤考慮到‘十三五’乃至‘十四五’長遠時期的發展需要,而且要面向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世界編制好沿黃經濟區開放帶發展規劃。”王正偉說。
依托沿黃經濟區建設,以及2010年國家“鼓勵和支持西部地區大力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的戰略,寧夏代表團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交了《將寧夏沿黃經濟區設立為內陸開放經濟特區的建議》,引起了全國人大的高度重視,被列為今年全國人大督辦的11項重點建議之一。
“寧夏沿黃經濟區區域面積小,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發展環境好,輻射帶動作用強,改革成本低,政策疊加效應明顯,完全具備在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開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條件。”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瑞文對在寧夏設立內陸開放經濟特區充滿期待。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張燕生所長表示,要加快實施寧夏經濟國際化戰略,來推進西部小省人才國際化、資本國際化、產業國際化和市場國際化進程。
“探索建立向西開放的綜合服務體系,包括金融、物流、供應鏈管理、分銷、品牌、食品、社會服務等,這套體系建立起來,寧夏就會成為與阿拉伯世界經貿合作的橋梁。”張燕生說。
中國社科院經濟建設研究所所長裴長洪與張燕生所長的看法不謀而合,“要‘借船出海’”,他說:“寧夏的企業、寧夏的機構應當成為央企和兄弟省市企業‘走出去’的商務中介服務者。”
馬瑞文建議,由國家組織編制《寧夏沿黃經濟區發展規劃》,將寧夏沿黃經濟區設立為經濟特區,批準設立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區、免稅區,保稅內企業享受國家特殊海關監管區政策等。
馬瑞文還建議,國家支持寧夏發展面向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世界的經貿文化交流,將中阿經貿論壇升格為中阿博覽會并支持寧夏建設永久會址,支持寧夏舉辦能源、教育、防沙治沙、農業技術、節水等專業論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