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農村生源在重點大學中的比例在不斷下降。由此,教育公平作為突出的社會問題被越來越多的民眾關注。為此,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學者,請他們來談對這種現象的看法。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東北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孫來勤博士認為,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優質教育資源城鄉間不均衡配置,城鎮高中學校對農村初中優秀畢業生的選拔,農村高中優秀教師向城鎮性流動,造成農村高中學校生源質量相對低下,教學成績相對落后,高考入學率遠遠落后于城鎮高中,城鄉高中生大學入學機會差距巨大。此外,農村社會就業擇業理念的改變也不容忽視。隨著城鎮化進程推進和各種農村惠民政策的落實,農業人口逐步向非農產業轉移,農村社會底層人群即使不通過文化資本提升,也可以實現致富發家。如務工、經商、學習技術、或參軍、招工,以此實現農村社會內部的階層躍遷。
時下,“三個985,找工作不受苦”(即本科、碩士、博士均為國家“985工程”學校的畢業生)已成為一些考生家長的共識,讀名校成為輕松就業的敲門磚。面對大學生就業市場相對萎縮造成的“畢業即失業”和“就業靠拼爹”現象的困擾,一鄉鎮中心學校的校長陳軍發現,一些農村高中學生家長考慮對社會資源擁有的稀缺,和積攢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費用的艱辛,所謂的新“知識無用論”觀念有所抬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積極性。
盡管如此,不可置疑的是在廣大農村,上大學仍然是農家子弟改變命運的最重要途徑。
河北省文安縣第一中學的高三語文教師陳富環則坦言,在這樣一所重點中學里,農村生源的比例相對還是比較小的,主要集中在城鎮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這部分學生。并且,從高考錄取率上來看,城鎮學生進入重點大學的比例明顯高于來自農村的學生。然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并非學生學習的刻苦程度不同,而是這部分學生自初中的基礎就比較薄弱,還要考慮家庭的經濟因素,思想壓也力比較大。
為此,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是實現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為一名基層教育部門官員,吉林省前郭縣原教育局局長勾長明對這種現象有著深切體會,他對記者表示:“民眾感受教育不公平的起因,并不是來自政府投入數量、規模、速度等,而是來自教育投入的分配過程。一些地方政府在對教育資金的分配使用上缺乏科學合理性,資金分流現象比較嚴重。”
針對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問題,國外一些國家的做法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經驗和啟示。國際比較教育研究所的張曉麗博士談到,世界各國在加強對農村教育經費投放的同時,也在積極實施對農村及弱勢群體實施有效的補償政策。例如,在均衡城鄉辦學條件方面,法國政府啟動了“優先教育區”計劃,重點扶助薄弱小學與初中,以及地理位置和社會環境處于不利地位的地區,該計劃每三年評審一次,一旦受扶持的地區達到標準,將終止支持政策而轉移到其他地區。韓國推出教育“平準化”政策,對“不利學校”增加教育撥款,大力改善其辦學條件;實行教師4年流動1次,確保學校師資水平的均衡;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分,各學區內由計算機隨機確定適齡兒童將要就讀的學校。印度實施教師培訓計劃SKP,形成了一個從中央到地方比較完整的教師培訓網絡,提高教學水平并吸引更多的教師在農村任教。
同時,張曉麗認為追求公平、平等的社會理念是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社會基礎。并且,從教育的意義看,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將體現更大的教育價值和社會價值。(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