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在為論壇所作的《中國經濟形勢和政策走向》的演講中指出,繼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近期美國國債評級下降標志著新一輪危機到來,應對當前這次危機,中國具有有利條件。
他認為,首先,當前中國經濟和2008年相比,對外部經濟的依賴程度大幅降低。2007年、2008年進出口在中國GDP增長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超過2個點。今年上半年進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速是負的貢獻。即使進出口是負的貢獻,上半年還有超過5%的增長。所以,外部經濟如果持續惡化,會對我們有影響,但是影響會比2008年要輕微。
其次,當一個經濟體遇到了轉型壓力和外部金融危機沖擊疊加的時候,增速會下滑,我們看到很多發達經濟體,比如日本、韓國在成長過程中,增速會明顯下滑,產業升級,即所謂“中等收入陷阱”。中國和他們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如果說韓國、日本當年增速大幅下滑是他們制造業在本土成本非常高,向中國和東南亞遷移,導致本土增速下滑的話,中國當前轉移大部分在內部進行。上世紀改革開放的時候,發達國家制造業轉移到我國長三角和珠三角,現在這種轉移在中國內部進行,從長三角、珠三角轉移到中部和西部地區。
他援引今年上半年中國不同地區GDP增長排名情況證實了這一說法。他說,在2009年之后,整個中國區域增長版圖出現了非常有趣的變化,倒數第一是北京,倒數第二是上海,排在前面的是青海、內蒙古、新疆。不是說北京、上海不重要,是它在面臨轉型的壓力,轉向了服務業,轉向了高端增值產業,而制造業及其產業鏈轉移到了中西部,所以中西部增長速度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超過了沿海發達地區。這個轉移過程還在進行中。加快這個轉移過程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也會成為我們應對未來危機惡化的重要支點。
對于如何評價當前的經濟轉型,他指出,中國的經濟轉型轉向內需主導的經濟,應該說在進行中。從各個季度的經濟數據來看,從部分地區的數據來看,出口占比較大的地區和產業抱怨多一些,內需部門和內需相關的產業,特別是有品牌的內需企業沒有感覺到很明顯的經濟增速大幅回落。
第三,今年的資本市場非常有序,有的行業估值在創新低,有的行業在創新高。我覺得這是好事,說明資本市場的有效性在提高,它能夠開始識別出中國經濟在轉型。有的產業將獲得機會,創出新高,而有的在創出新低,從中期來看是一個大的往下走的拐點,比如說勞動密集型的,沒有品牌的,沒有技術的負荷企業可能會是一個漫長的調整開始。
第四,在當前國家對房價采取如此嚴厲的調控、限購等措施之后,房地產各項指標依然保持在比較強勁的水平。這對經濟是一個很重要的依托。財政收入增長非常快,有人說要擴大內需就應該是給居民提供更多的收入占比,不應該提供在企業和政府層面上,但是至少在應對危機方面,一個強勁增長的中央財政對于調整經濟結構、完善社保、促進消費是一個強勁的工具。
“我覺得我們中國還有很多的牌可以打,可以避免經濟的硬著陸?!卑褪锼稍诳偨Y上述觀點時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