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編制辦通報,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第一戰”事業單位清理規范,已于昨日啟動。明年2月底前,撤銷或整合機構設置和實際運行有問題的4類事業單位。
近期,京城萬余家事業單位將要填的是一張北京市編制辦印發的表格,將自身業務分別歸入“需要清理規范類”、“行政管理類”、“公益類”、“生產經營類”、“暫無法確定類別的混合類”。
按照全市事業單位改革的部署,本月底前,將形成清理規范方案,內含機構編制現狀、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報至同級機構編制部門。
“摸清底數”,北京市編制辦解釋稱,通過以上自查展開的事業單位清理規范,系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序曲”,為下一步分類改革、職能剝離鋪路;同時打掉長期存在的“空殼”單位。
到明年2月底前,設置和運行有問題的四類事業單位將被撤銷,職責相近等三類事業單位將面臨整合。
北京全市事業單位的編制約達50萬人,其中不乏局級、處級干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等專家認為,行政級別的“再分配”和人員安置,系北京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大難題。
改革范圍
包括各級黨委、政府直屬和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各級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群眾團體機關及其他組織所屬事業單位。共有萬余事業單位。
改革重點
四類事業單位將被撤銷
未按機構編制管理規定擅自設立
承擔的特定工作任務已完成或履行職責的法定依據已消失
名存實亡或已批準轉為企業或社團
批準設立兩年以上未正式組建或未開展工作
三類事業單位面臨整合
設置過于分散、規模過小
職責相近、重復設置
因行政區劃整合、主管部門撤并等原因,有所調整
難點1
裁撤合并是場“硬仗”
據初步統計,北京市政府現有部門,超九成直接舉辦和管理所屬事業單位,不少機構事業單位的數量多達二三十個,比如市經信委,事業單位多達29個。
不少事業單位職責相近,如市科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都設有電腦軟件產品檢測機構;市環保局、市農業局、市市政管委都設有環境監測機構;市農業局自身就有5個動植物檢疫類機構、3個農業環境監測機構。
汪玉凱認為,上述職能重合的機構,必須整合,哪個留、哪個舍,誰并入誰,勢必引發部門之間的利益博弈。如何平衡主管部門的利益,對于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場硬仗,“如果明年2月底前整合完,速度已經相當快了”。
建議
北京市編制辦副主任王軍多年前曾提出公共服務委員會構想,也就是組建一個專門組織事業單位提供政府公益服務產品的機構,公益性事業單位,從政府分離,由公共服務委員會統一管理,對公益性事業單位人、財、物,擔負管理職能,但不負責公益性事業單位的業務活動。政府主管部門可直接與公益性事業單位簽訂購買合同。這一設想類似2005年成立的海淀公共服務委員會。
難點2
行政級別再安置最難
汪玉凱說,涉及50萬人的事業單位改革,行政級別的再“安置”是最大難點,“局級、副局級、處級、副處級,比比皆是。如何安置這些人,怎樣安撫失去行政級別的落差,由此會不會給事業單位改革造成阻力?
建議
市編制辦主任黃強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曾建議,建立適應不同行業特點的事業單位等級規格體系。由此可設想確定四個類型:黨委政府直屬事業單位、黨委政府所屬交由部門代管的事業單位、黨委政府工作部門直屬事業單位、黨委政府工作部門所屬交由內設處室代管的事業單位。分別對應事業單位目前的正局級、副局級、正處級、副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