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麥當勞雞翅吃出活蛆蟲被曝光,再是肯德雞炸雞的油4天才徹底更換一次被揭露以及后續相關的報道,“洋快餐”在顛覆了公眾對其食品安全良好形象的同時,也給全社會上了一堂生動的食品安全課。
一直以來,公眾對“洋快餐”的食品安全及其衛生狀況給予首肯的占絕大多數。雖然近年來也有一些“洋快餐”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光,但“洋快餐”的品牌形象及受歡迎程度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確實,相對于中式餐飲,“洋快餐”簡單的原配料、簡便的操作流程、簡潔的就餐環境不僅易于規范,也易于管理。加上“洋快餐”非常注重自身品牌的打造和宣傳,對其食品安全及其管理方式更是不遺余力地進行宣揚,使公眾特別是年輕人對“洋快餐”的認可遠遠高于中式餐飲。
但高調的宣傳和運作方式,卻難以遮掩其食品安全事件的連續發生。“洋快餐”各類食品安全事件及其衛生環境管理不力的頻頻曝光,無疑給公眾上了一堂生動的食品安全課。在食品安全整體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食品安全根本不存在“特區”,“洋快餐”也不可能成為消費放心安全食品的“天堂”。保持對食品安全應有的警覺,依法維護自身消費食品的合法權益,“內外”本不該有別,“中洋”本沒有區分。
同樣,“洋快餐”安全事件也提醒所有從事食品安全監管者:所謂企業自律有時只是相對而言,“洋快餐”的自律和自我管理模式并不是沒有彈性、沒有漏洞。其超級連鎖的快餐霸主地位及其自我宣稱的超強管理鏈條也并不能代表其食品安全有著絕世而獨立的根基和天衣無縫的程度。不能高“看”一眼,抬“愛”一分,必須按照現行法律法規的要求,將其嚴格納入到日常監督管理之中。依法查處其違法行為,在從嚴監管中進一步強化其自律意識,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筆者希望,此次“洋快餐”這堂生動的食品安全課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驚訝和憤懣,而是全社會對包括“洋快餐”在內的食品安全問題的深層次的反思和冷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