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田間地頭\"深刻改革——透視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
時間:2011-08-21 12:04:52  來源:新華社  作者:衛敏麗 潘林青 葉鋒 

    與農村稅費改革時相比,鄉鎮財政供養人員大幅度減少,而鄉鎮政府服務農民的職能進一步凸顯……記者近日從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獲悉,始于2004年的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目前已經進行改革的鄉鎮已達33524個,占全國鄉鎮總數的97.7%,17個省(區、市)基本完成改革任務,其他省(區、市)已經全面推開,預計2012年可按時完成改革任務。

    如何通過改革讓基層政權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民?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減:鄉鎮機構逐步“瘦身”    

    “原來有13個人拿工資,守攤子;現在通過競聘,由4人負責全鎮農作物保護和農業技術推廣,干的活沒少,效率還提高了。”曾在湖北省咸寧市橫溝橋鎮農技站任技術員的徐建國說。

    在當地的鄉鎮機構改革中,農技站和其他“七站八所”一起改為公益性服務組織。但重新競聘上崗后,徐建國的年薪反比改革前多了兩三千元。在湖北省,通過機構改革,財政供養人員減幅近四成。

    不少基層干部告訴記者,農業稅取消以后,干部們都在思考:鄉鎮政權規模如何掌握,政府組織結構如何確定,富余人員如何分流安置等。換句話說,改革能否真“瘦身”?

    基層不乏創新活力。長治市在山西最早開展鄉鎮機構改革。長治市編辦主任張富梅介紹,改革中長治擴大了鄉鎮黨政領導班子交叉任職,領導職數控制在7至9名,工作節奏加快,行政效能提高。

    人員分流及安置問題堪稱“硬骨頭”。各地在全面加強控制,防止鄉鎮機構人員出現新膨脹的同時,采取多種渠道妥善對富余人員進行分流和安置。對沒有正式錄聘手續和鄉鎮自行使用的臨時人員,予以清退;對不能勝任本職崗位的人員,或轉崗安置,或由財政給予適當扶持,引導其自謀職業。

    啃下這塊“硬骨頭”之后,各地對鄉鎮機構精簡整合:浙江每個鄉鎮改設黨政綜合、經濟發展、社會事務管理等“五辦”;湖北的鄉鎮從改革前的5個辦公室精簡為“三辦”。黑龍江省蘭西縣鄉鎮則不設機構,只設黨委秘書、組織委員、民政助理、計生助理等13個崗位……通過改革,各地鄉鎮機構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瘦身”,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增:設“農業幫手” 促農民增收    

    如何盡快使農民“錢袋子”鼓起來,共享發展成果?鄉鎮機構改革既要做減法,也要做加法。為此,一些地方探索成立促進農民增收所急需的各類“幫手”。

    在廣西田東縣祥周鎮,當地政府在精簡機構的同時,成立了無公害蔬菜生產協會、農產品營銷協會等,幫助農民完善香蔥產銷“一條龍”服務。目前,該鎮中平村在“農事村辦”服務站的幫助帶動下,年種植香蔥3000多畝,日收購外運香蔥1萬公斤以上。僅靠此項,全村農民年收入達1500萬元。

    在重慶市豐都縣興義鎮,政府面向農業生產設立了各類“農村服務中心”。該鎮長沙村養殖大戶楊小紅說:“要不是鎮上幫我修通了引水溝渠,農村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定期給我提供免費技術指導,解決了很多生產銷售難題,我哪可能養100多頭肉牛?”

    山東省諸城市密州街道東山社區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居民姜永亮家中有5畝地,以前一年收入僅有四五千元,日子過得“緊緊巴巴”。鄉鎮機構改革以后,姜永亮加入了“大森林特種動物養殖專業合作社”,第一年就摘掉了“窮帽子”,出欄水貂800多只,收入8萬元。目前諸城市有90%的農民參與了農業產業化經營。

    “這一輪鄉鎮機構改革,要把維護和發展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此,各地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中央編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各地還通過建立“一站式”服務、“辦事代理制”、服務熱線等措施方便農民群眾辦事,有的地區還鼓勵縣鄉干部深入基層,變“坐堂辦公”為“上門服務”。浙江省慶元縣把“有技能、會服務、促發展”作為對干部的基本要求,并組織對全體鄉鎮干部進行技能培訓。

    “鄉鎮機構改革好不好,我們不看別的,就看有沒有得到實惠、能不能加快致富。”一些農民告訴記者。

轉:寓“管理”于“服務”    

    廣西田陽縣新民村老黨員李仕寬感受到鄉鎮機構改革帶來的便利。他說:“以前我們跑上跑下找不到人辦的事情,現在通過‘農事村辦’服務站就辦成了。”

    李仕寬所說的“農事村辦”,是2007年以來百色市在12個縣(區)推行的一種農村社會服務工作機制,即在距離鄉鎮政府所在地比較遠的村設立“農事村辦”服務站,縣鄉職能部門定期集中到服務站與值班村干部一起辦公,為群眾辦理各種事務。服務站還拓展功能,開設圖書室、閱覽室、棋牌室等文化娛樂場所,組建村級民間文藝隊。

    長期以來,公共資源相對集中于城市,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短板”十分明顯。改革后的鄉鎮機構能否成為稱職的“服務員”,就看其能否彌補這塊“短板”。

    “現在不用出社區,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就像城里人一樣。”山東諸城農民姜永亮說。

    從2007年起,諸城市將1249個村莊規劃建設為208個農村社區,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公共服務事項放到社區服務中心,形成了農村“兩公里服務圈”。

    在明確基本職能定位基礎上,各地根據實際確定鄉鎮轉變職能的重點。上海市按照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將鄉鎮劃分為不同檔次,城市化水平較高的鎮強化社區建設管理服務,城市化水平較低的鄉鎮強化完善服務“三農”的職能。

    廣東省云安縣結合各鄉鎮實際情況,將所轄63個鄉鎮劃分為“優先發展區”“重點發展區”“開發與保護并重示范區”三類功能區,按照功能區確定鄉鎮職能,并配套建立了“不以GDP大小論英雄,只以功能發揮好壞論成敗”的政績考核機制,使基層干部從招商引資的“業務員”向為農服務的公務員回歸。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