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歡迎收看《經濟半小時》,今天我們繼續聚焦水流困局。今天我們來關注關注一個較為特殊的水資源-----濕地。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在凈化環境、分解毒素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盡管濕地只覆蓋了地球表面6%的面積,但卻是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的寄棲之地,它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態系統和人類最寶貴的水資源之一。然而我們的記者在黑龍江采訪時發現,這里的濕地正在一片一片地消失。
在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有這樣一塊濕地,當地人叫十里泡,這里是赫哲族世世代代捕魚打漁的地方,如今已經成為當地有名的一處景點,這里不僅有野生的荷花,還有不少野鴨子等水禽動物。然而這片本來就不算大的濕地,被開墾出了一大塊耕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新顏村新宏屯村民王鎖貴告訴記者,這塊地原來就是十里泡的分岔濕地,而這塊耕地是2009年開墾的,大約有400多畝。
當地的村民告訴記者,這片耕地在前幾年還是與十里泡連在一起的濕地,每當水大的時候,這里就與遠處的水面連在了一起,形成一個很大的湖泊,到了水少的年份,這里就會形成茂密的草甸,里頭有水鴨子、天鵝、水雞還有鴛鴦。
記者看到,在一個只有架子的破房子旁邊,有一條車輪壓出來的路,把原有的十里泡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生長著野生荷花的水面,而另一部分野草叢生的地方就被開墾成了耕地,現在地里生長的是大豆。不遠的地方有一個閘門,地里沒水的時候可以澆灌,記者在這里看到,這個用來排水的閘門修建時間并不長。一些當地人說,開荒的時候都是選擇地勢高的地方開墾,然后修建排水渠道,把地勢較高、易于排水的濕地排干進行開墾。
從這些新挖的泥土可以看到,這條排水溝應該是沒有挖多久,從那些草下面那些土可以看到,濕地的土相對要松一些,而且非常黑。跟那邊的熟地相比,可以看到熟地基本上沒有什么荒草。村民說,因為新地開的時間短,所以地里還是有很多草,熟地不會這樣,開墾都是用機械開的。
從同江市糧食自給工程2008年耕地競價招標冊上可以看出,2008年十里泡還是有一個很大的分岔,與現在的水面連在一起。如今這塊分岔已經被攔腰截斷,水被排干之后,就變成了400多畝耕地。
當地村民說,與十里泡僅隔一條路的這些地,曾經也是他們村里開墾的土地,后來發大水這里就撂荒了。1996年當地政府重新復耕了這里的兩萬多畝土地。1997年又在鴨綠河以北開墾了五六萬畝耕地,而這些耕地和十里泡在內的區域都屬于三江自然保護區的范圍。村民告訴記者,把這些濕地都換成耕地以后,對這邊氣候產生了很大影響。比如把這些濕地都換成耕地以后,該下雨的時候不下了。
就在記者拍攝十里泡的時候,一個自稱是十里泡承包者的男子跑過來將記者的攝像機推倒在地,并要趕記者走。記者表明身份和來意后,該男子仍以此處為保護區為理由阻礙記者拍攝,并表示要到泡子拍攝必須要通過他們。
那么開墾這片土地的人到底是誰,自稱承包十里泡的人又是誰呢?通過當地鄉政府,記者找到了十里泡的承包合同。這份簽訂于2004年的合同上顯示,承包人是新宏村的楚合新,承包期限是20年,但是20年的租金卻只有40000元,折合到每年的租金只有2000元。
據記者了解,承包人楚合新曾經在新宏村當了十多年的村主任,而推倒記者攝像機的人正是楚合新的弟弟。正是在他們承包之后,十里泡分岔被開墾成了400多畝耕地。
早在1998年,黑龍江省就出臺了“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的決定”,但是從文件出臺之后,濫砍濫伐森林和毀壞草原、濕地開荒的現象仍然時有發生。2001年黑龍江省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決定”,要求現有濕地一律停止墾植和采掘,而且不再允許開荒行為。黑龍江八岔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付貴告訴記者,從1998年國務院下發了一個8號文件以后,就規定不再允許毀草、毀林、毀濕等一系列開荒行為已經都禁止了。
但是這些文件并沒有阻止住違法開墾濕地的現象。
2004年撫遠縣三江自然保護區僅立案的濕地非法開墾案件就有20起,涉及被開墾濕地約4361畝;2008年八岔島自然保護區也查處了一起開荒違法行為,涉及幾十畝;而那些偷偷摸摸小片開荒的事情就更難以統計和查處。付貴告訴記者,不排除拱拱地頭,濕地可能被蠶食的現象,但是到現在他們還沒有掌握這種情況。
導致開荒毀壞濕地的現象難以杜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三江平原采訪的時候,當地人最主要的說法就是,現在糧食價格上漲,土地收益增加是最根本的原因。據記者了解,現在一畝耕地的承包價格已經達到了400元左右,如果有1000畝耕地的話,一年什么都不用做,每年就可以有40萬元的收入。同江市糧食自給辦公室主任王學文告訴記者,因為糧價高了,現在都是農民爭著搶著包地,所以就采取競價的方式,水稻田現在每晌地承包租金能達到四、五千元,糧價和十年之前相差太大了。
在三江濕地保護區的實驗區,有大量的耕地,這些耕地大部分都被外來的耕種者承包。而擁有這些土地的地主則根本不用自己耕種。這個來自黑龍江綏化市的家庭在撫遠縣海青鄉總共在這里承包了25公頃耕地,這些耕地都處在三江濕地保護區范圍內。包地農戶說,每一晌地(15畝)租金是4000元。僅他們一家的租金就是112000元,而在這個地方一共有4家人,他們都來自于綏化市,在4家人當中,他們承包的耕地是最少的,他們4家人與地主簽訂了一個合同,這個合同就有上百公頃耕地,也就是上千畝。地最多的一家,在最里邊,從這要走到里邊要一個半小時.據介紹,有的地主還負責在濕地上鋪一條簡易的路.
記者在三江濕地保護區,現在還能看到剛剛開出來的道路,這些道路修好之后,大型機械就可以進入到濕地深處開墾,由于濕地遠離城鄉,這樣的違法行為往往很難被發現。
其實每年都會出現破壞濕地的現象,有的是農民私自開墾,但是也有一些是管理部門的人員參與到違法開墾濕地。那么三江濕地還有多少可以毀壞的資本,濕地毀壞之后,又會帶來怎樣的環境危害呢?
在三江平原偶爾還能看到這些長著烏拉苔草的濕地,當地人形象地把它稱為塔頭,這些塔頭大多分布在一些河流、湖泊周圍的沼澤里。過去三江平原遍布著這些植物,但是現在很多人只能在博物館里看到。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館講解員熊武靜告訴記者,這是反映濕地的一個景觀,濕地是號稱地球的腎臟,它主要是有這種蓄水的功能,蓄水是主要體現在塔頭上面。形成這么一個塔頭要經過將近上百年的時間。
在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興土指著墻上的濕地苔草照片告訴記者,這些俗稱塔頭的苔草,根系非常發達,在水流緩慢的濕地中,要形成這樣的塔頭,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興土向記者透露,一般一年也就1毫米左右的堆積速度,泥炭地幾米的泥炭地,都是萬年左右能夠形成的,如果把它破壞了、開采了,就很難恢復了。
塔頭草在濕地中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固碳,在三江濕地當中這些塔頭可以說是碳密度最大的一個生態系統,在單位面積上,它的碳儲量相當于森林的三倍,對于減少碳排放,減緩全球變暖方面,濕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劉興土院士還告訴記者,塔頭草的蓄水和調洪的功能也很突出,它的飽和吃水量,能夠相當于本身重量的四倍到十倍,大量的水可以在泥碳里邊儲存。
劉興土院士最早做三江濕地的調查和研究是在1972年,到現在已經有四十年的時間,從最早到三江平原開發濕地,到后來專門保護濕地,他見證了三江地區濕地的變化。他說,他們大概統計了一下,在50年代沒有開荒以前,整個三江平原的濕地大概534萬公頃,平原,不算山的話,它的濕地534萬公頃,平原面積是600多萬公頃,能占到當時的80%以上。
從建國之后,三江平原經歷了4次大的開荒高潮,第一次是五六十年代部分專業部隊形成的一個開荒高潮。第二次1971年以后,大批知識青年到三江平原開墾荒原,第三次是1979年以后,三江平原遭遇干旱,當時的開荒條件比較好,又形成了一次大面積的開荒高潮。第四次就是上世紀90年代,黑龍江省鼓勵開荒種田,形成了第四次開荒高潮。劉興土院士說,50年代,原來的沼澤地都是集中連片的,而且通行都很困難。到2000年經過四次開荒規模以后,現在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濕地,現在剩下保護區留下來的一些濕地,也大面積的開墾了,沒有了。他們通過遙感圖象解析以后,現在的沼澤地,就剩下83萬公頃。如果再加上一些河流、湖泊這些水面的話,還有44萬公頃,所以現在也就是剩下濕地的面積,也就是130萬公頃,所以應該說損失了80%。
1975年之前,三江平原幾乎沒有什么溝渠,但是2004年的溝渠圖顯示,用來排水和灌溉的溝渠已經遍布整個三江平原。劉院士告訴記者,原來三江平原是以濕地為主的大面積連片的,現在是以耕地為主了,80%都是耕地,濕地也就占百分之十幾了。
這些遍布在三江平原的內排水渠,就相當于掐斷了濕地的命脈,失去了自然的生態環境,那些僥幸留下來小塊濕地也將最終干涸。濕地作為地球的三大系統之一,不僅具有減緩全球變暖的功能,另外還有調節徑流,補充地下水,減少洪澇災害的作用。劉院士說,開墾以后的一些負面的影響,目前來講,他們也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有一些物種,像沼澤地的植物,一些珍惜的水禽,已經消失了。另外,開墾之后,有些土壤的結構被破壞了,它的蓄水功能也不能像原來那樣好了。
半小時觀察:領導干部考核評價要看“水”
這幾天我們聚焦水流困局節目,持續關注了農村水利設施荒廢、水電站違規上馬、吸水黑洞高爾夫與民爭水、城市排水不暢逢雨必澇、以及濕地保護等等話題。這話題反映出我們現在正面臨著非常復雜的水問題:一方面是水資源匱乏、水污染嚴重,另一方面是水管理落后、水分配不均衡。那么如何解決當前的水困局?在前不久的中央水利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科學治水、依法管水,堅持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建立健全適應我國國情和水情的法律法規體系,提高水利工作科學化、法制化水平。而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強調,要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縣級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域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負總責。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主要指標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地方政府相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可見,科學治水,依法管水,把領導干部考核評價與水資源管理結合起來,正是解決我們當前水困局的鑰匙。我們期待各部門和各地方,能夠認真領會胡總書記和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對于水資源違法違規行為敢于依法查處,而不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縱公共水資源被濫用被污染,不然將如何面對最后的考核評價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