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的航運物流業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集美的先進制造業和文化創意等產業,同安的食品、輕紡等傳統優勢產業、翔安光電產業集群等,要做大做強,為新城發展提供產業支撐。
商報訊(記者 吳斯婷)中共廈門市委十屆十二次全體會議昨日召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于偉國強調,要以對廈門的美好未來、廈門人民的幸福生活高度負責的精神,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抓住機遇、攻堅克難、乘勢而上,全力推進廈門經濟特區科學發展新跨越,努力在全省跨越發展中走前頭、當示范、做貢獻。
會議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視察福建、廈門重要講話和省委八屆九次全會精神,研究部署了廈門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審議通過了《中共廈門市委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來閩來廈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廈門跨越發展的若干意見》,并票決了部分領導干部。
于偉國主持會議并講話。他說,貫徹落實省委戰略部署,推進廈門經濟特區跨越發展,努力為全省跨越發展多做貢獻,是我們的重要使命和責任,也是廈門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廈門人民的熱切期盼。于偉國指出,推動廈門經濟特區跨越發展,必須把握關鍵、重點突破、全面推進。推動廈門經濟特區跨越發展,必須振奮精神、先行先試、真抓實干。當前,要按照省委八屆九次全委會的部署,大干150天,全力實施好重點項目建設、新增長區域發展、城市建設、小城鎮改革發展、民生工程“五大戰役”,打好跨越發展第一仗。
這次提交全會審議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省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的“先行先試、加快轉變、民生優先、黨建科學”的總體要求,著力島內外一體化、著力二三產共推進、著力內外需齊拓展、著力惠民生促和諧、著力抓黨建強保障,奮力推進廈門經濟特區跨越發展。
建成260平方公里島外新城區框架
于偉國強調,要著力島內外一體化,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規劃建設一體化、基礎設施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的要求,以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為契機,加快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建設,統籌城鄉發展。
對島內,要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按照保持風貌、保持特色,降低開發強度、降低建設密度,提升環境品質、提升城市功能的“兩保持、兩降低、兩提升”要求,一步規劃、逐步推進島內的舊城區保護、新城區建設。
要盡力保護好中山路、思明南北路、大同路等老城區和鼓浪嶼風景名勝區,全面整治和改善環境,深入挖掘歷史人文內涵,培育形成新的業態,煥發老城新活力。集中力量、快速推進曾厝垵、西郭、將軍祠、農科所、鐘宅、枋湖等舊城舊村改造,加快建設一批一流城市綜合體。
對島外,要拓展城市空間。加快已規劃的四個新城71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特別要快速推進其中的起步區建設,盡快建成一批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商業等公建配套,在此基礎上,梯度推進、滾動開發、連片成勢,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成260平方公里一流水平的島外新城區框架,使全市建成區面積達到35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到85%以上。
要拓展產業載體,要根據島外各區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培育壯大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海滄的航運物流業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集美的先進制造業和文化創意、旅游等產業,同安的食品、輕紡等傳統優勢產業、翔安光電產業集群等,都有基礎、有優勢,要重點培育、做大做強,努力為新城發展提供產業支撐。
在島外建設軟件園三期
于偉國說,要著力二三產共推進,要圍繞打造海西強大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最具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不斷壯大產業實力和競爭力。
要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產業實力,強化創新驅動。要繼續壯大電子信息、機械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的支柱產業;培育壯大平板顯示、汽車及工程機械、現代照明和太陽能光伏等一批百億、千億產值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
現代服務業方面,特別要加快廈門港的整合提升,大力發展國際中轉業務和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設兩岸物流基地;抓住大陸居民赴臺自由行啟動、多條高鐵通車和將要通車的機遇,加快發展旅游業和商貿業;以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為契機,大力推進金融服務業發展;把握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機遇,拓展對臺商貿;在島外建設軟件園三期,促進軟件業加快發展。
于偉國說,要著力內外需齊拓展,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均衡拉動。要搶抓特區擴區和動車時代來臨的機遇,把廈門打造成為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
讓群眾收入和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于偉國還強調,要著力惠民生促和諧,要堅持民生優先,大力加強民生保障和和諧社會建設。
要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要讓群眾的收入和各種保障水平隨經濟增長不斷提高,大力鼓勵自主創業,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力爭每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8萬個以上;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力爭今年農民純收入突破萬元;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逐步提高社保、醫保、養老保險、保障性住房的標準和水平。
要持續開展文明創建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和生態保護水平。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加大教育投入,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促進教育公平。
同時,要努力實現各類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的城鄉一體化,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城鄉一體的基本養老、保障性住房等保障制度和社會救助體系,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網絡。
要確保社會安全穩定。深入開展“平安廈門”建設,強化治安重點區域和重點問題整治。暢通民意反映渠道,健全公共安全和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