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8月6日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的威力開始在全球資本市場發酵:8月8日,亞太股市遭遇了黑色星期一,日本、韓國和中國A股市場都出現了大幅下跌。中國A股收盤大跌99點,跌幅達到了3.79%。
顯然,全球資本市場的恐慌性下跌,并非簡單地因為美國主權債務評級降級后,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增加以及美債的投資者將面臨極大的減值風險。更重要的是,在目前這個特殊時期——歐元區風雨飄搖,美國實體經濟乏善可陳,全球經濟面臨金融危機以來最嚴峻考驗的時刻,美國主權信用被標普果斷降級,這種心理層面的打擊是極其巨大的,資本市場的這種反應,事實上是對全球經濟未來陷入衰退或者二次探底的擔心。
目前來看,標普這次對美國信用評級的降低,最起碼會在三個層面產生深遠影響:其一,降級使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前景蒙上厚厚的陰影。就美國經濟而言,二季度經濟增長降至1.3%,而失業率卻依然維持在9.2%以上的高位,遠遠低于年初預期,美國經濟短期復蘇的概率越來越低。
其二,標普的降級是對美國債務的償還能力投了不信任票。長期以來,由于美國的經濟地位和金融地位,盡管債務高達14多萬億美元,全球對美國償還債務幾乎沒有過強烈的異議。但這次降級意味著美國國債存在違約的風險,無疑給了美國國債的持有者一記醍醐灌頂的警鐘。
其三,雖然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盛極一時,然而,美國缺乏儲蓄和過度消費的模式,以及經濟的空心化,使美國的霸主地位一直不穩定。本次金融危機爆發至今,美國擺脫困境乏力,經濟前景迷茫,標普此時對其信用降級,顯然并不僅僅看淡其債務前景,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美國時代也許開始走上終結之路。
特別是,如果全球資本市場借題發揮,出現一段時期的恐慌性下跌,則勢必會危及實體經濟復蘇。為了應對新一輪的恐慌,G20的銀行行長已經共同聲明,確保流動性的供應。而這種情形,只在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的時候才有,這說明,全球經濟又走到了一個危險的十字路口。
對于中國而言,對于標普的降級,除了重新考慮中國外匯儲備的投資安全戰略之外,恐怕更重要的,是對目前全球經濟的最新動態及時進行政策層面的回應。
和歐美經濟增長乏力的表現相比,中國經濟在前半年保持了9%以上的增長,如果歐美經濟動蕩,勢必會對中國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影響,在美元弱勢的情況下,中國的加息政策恐怕也難以為繼。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全球經濟再次陷入衰退,對致力于調整產業結構的中國而言,無疑又是一個很大的機會,在挑戰和機遇面前,如何把握政策的尺度,對于中國的經濟政策而言,無疑極具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