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戰略的核心元素
時間:2011-08-08 16:07:54
來源:中國城鄉報
近年來,許多城市的領導者、規劃者對城市戰略進行了反省和重新設計。其中一個突出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提出文化城市的戰略構想,其中既有北京、上海、天津、廣州、西安等大城市,也有大連、蘇州、深圳、洛陽等中等城市,還有如潮州、淄博、揚州、吐魯番、運城等小城市。
廣東省幾年前就在全省扶持創建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化(創意)產業園,今年7月19日,他們以佛山市南海區全城為對象,建立全省首個文化綜合改革發展試驗區,希望通過體制與市場的力量、通過外力與內力相結合的方式,加速佛山市南海區的戰略轉型。上述現象啟示我們,要從文化作為核心元素的角度,從綜合改革發展的廣度去理解文化與城市的關系,去研究城市的戰略和城市的未來。
開啟文化為軸心的時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產生了諸多區域現象,比如浙江模式、蘇南模式、珠三角模式,還有許多城市現象,比如南海模式、順德模式、昆山模式。這些現象與模式基本上都是從經濟現象、經濟特征方面去描述區域與城市發展戰略。更進一步來說,這些現象與特征指向的內容就是工業或者說是制造業的發展。
中國工業制造業的范圍極其廣闊,既包括高新技術制造業、也包括傳統制造業;既包括內源性的,也包括引進資金與技術形成的外源性的工業制造業。中國的許多城市盡管在所擁有的產業門類上相差極大,但在成為制造業城市這個定位上,各個城市異曲同工。譬如,深圳過去提出要在高新技術制造業上領先一步,浙江嵊州則長期努力構建領帶大市、領帶強市和領帶都市。
中國工業制造業的另一特征是大量產能密集于低成本、低附加值的生產環節。過去30多年,中國產生了一批類似中國領帶之都、中國泵閥之都、中國打火機之都、中國小家電之都的城市。這些城市生產出的相應產品的產量甚至占到世界產量三分之一以上。但是在相應的研發設計、品牌營銷方面,多數城市又高度落后,技術來自歐洲、品牌倚重美日韓等現象隨市可見。
概而言之,以制造業為軸心就是前30年的核心城市戰略。圍繞工業制造業,城市的發展目標是工業制造業名城,城市性質是生產性城市,城市的功能是基于生產鏈、產品鏈的區域分工,城市品牌被具體化為產業品牌,城市發展的道路可以被簡稱為三大步:制造業的大市、制造業的強市、制造業的都市。在城市競爭力的指標上,產業產品的數量大,但效益不高、素質不高。
以制造業為軸心的城市戰略是中國多數城市發展的必經階段,但是也將會是一個過渡性和轉折性階段,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這些以制造業為軸心的城市,在產業上處于全球價值鏈的底部。與此相應,這些城市也極易在全球城市體系中被迫墊底,即淪為提供資源的城市、賣苦力的城市,成為軀體城市而非頭腦城市。從相對的競爭力來看,這些城市的競爭力越來越弱,空間越來越受擠壓。顯然,我們一方面需要制造業自身向微笑曲線兩端轉移;另一方面也要靠城市戰略從總體上進行功能與價值的突圍。
其次,這些以制造業為軸心的城市,過去依靠大量資源和環境消耗,依靠源源不斷的低價勞動力,得以維系較高的增長速度。這種增長模式在未來將注定變得不可持續。迄今,已有44座城市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扶持的資源枯竭型城市。今年春天以來,東部沿海多座工業城市面臨招不到足夠數量的勞動力的問題。六七月份,不斷加大的環保壓力也迫使許多工業城市的細胞——中小企業破產倒閉……凡此種種皆能說明以制造業為軸心的城市需要考慮轉型發展。
第三,以制造業為軸心的城市,城市可用于發展的諸多資源過多地流向制造業,擠占了文化、旅游、休閑等產業的發展空間,而后者的供給不足已經成為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突出矛盾。比如在建設用地上,工業用地的增加就意味著文化服務業用地可能要有所減少;在財政上,用于扶持工業企業的資金增加較多就意味著文化產業的份額增加較少等等。
以制造業為軸心的城市,必須實現向文化為軸心的城市轉型。這是中國城市必經之路,也是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城市功能與性質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律。德國魯爾區從“煤鋼之都”轉型為2010年歐洲的文化首都;美國的匹茲堡改造了破舊的工業區,成為文化、博覽、旅游城市;倫敦在21世紀初定位于“世界卓越的創意和文化中心及世界級文化城市”……以上這些案例都值得借鑒。
讓立體的文化進入城市戰略
文化城市、文化立市、文化城市戰略等概念,在很多地方剛剛提出,就引起懷疑:輕飄飄的文化怎么能夠支撐得住一個城市的今天與未來?其實,這里關鍵是對文化的理解問題。只有依靠文化軸心去形成多個立面,才能支撐起一個城市的發展。這顯然是個“大文化”的概念,它包括城市的文化精神、文化產業、文化事業等方面。在這三方面當中,文化精神是靈魂,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猶如兩臂、兩腿,缺一不可。
在以制造業為軸心的時期,城市顯性的指標是其產業與產品數量、經濟績效。許多城市在城市戰略方面,都強調所謂邁向某某大市、某某強市,正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在以文化為軸心的時期,城市應該通過若干城市符號、話語、理念強力維系對一座城市的高度認同。這類符號、話語、理念表達的內容遠超城市的經濟數量和效益,而是涉及一個城市的價值、規則、體制,以及相關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如同硅谷的城市精神是創新,米蘭的城市精神是時尚,我們也應該有這類脫離了具體產業與產品的城市精神。這類城市精神可能基于我們城市的傳統,可能生發于曾經輝煌的產業,也可能是對城市的各種定位加以綜合,還可能是從未來的愿景中得到的靈感。
文化產業是支撐文化城市戰略的一只胳膊、一條腿。作為城市戰略支撐點的文化產業,一般都具備這些特征:一是形式方面,具有公司或集團的特征,強調規模化、擁有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二是內容方面,要以文為業,要以文化的瓶子盛滿文化這壺美酒,比如演出、音像、影視、文化旅游、藝術品經營。三是本地特色方面,有的城市的文化產業主打推廣本地特色旅游產品,經久不衰。這類例子比比皆是。有的城市的文化產業,十分注重為當地特色制造產業提供研發設計或品牌營銷價值。例如深圳提出建設與發展“中國設計之都”的理念。
文化事業是支撐文化城市戰略的另一只胳膊、另一條腿。文化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在文化領域,如果單純依靠市場機制,那么公益性文化、高雅文化的供給往往不足。許多城市的舞廳、卡拉OK廳、夜總會發展很快,但有些智力型、全民受益性質的圖書館、博物館的經營不令人滿意。流行音樂晚會、選美比賽等獲得較多引進,但是代表城市文化欣賞水平的芭蕾舞、交響樂等則曲高和寡。這些都表明,僅僅提出發展文化產業依然不夠,必須通過政府之手,彌補市場力量不足,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當然,政府在這方面的做法,也不能背離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不能通過政府大包大攬的方式去解決投入等問題,而是要探討文化事業的自我積累機制、探討多渠道的投入方式,長效拓展路徑。
從城市戰略的研究角度來看,城市精神等內容貫穿于城市戰略的始終,并較多體現在城市形象、城市品牌等環節。文化產業是城市戰略的支撐性和主體性內容,是實現城市增長的主要依托。文化產業極其關聯產業必須持續增長,在全市生產總值的相對份額不斷上升,帶來就業增加、收入提高,保持城市的經濟活力。文化事業則是城市居民可以共同消費的基準產品,是民生的重要內容,是城市幸福指數的主要指標。一個完整的文化城市,只有充分地體現這三大類要素,才能說是城市的神與形俱在、名與利共存、增長與發展內在協調統一,才能從“無感增長”過渡到“有感發展”階段。
文化城市的大未來
將文化作為城市戰略的核心元素,城市將重新確立發展的目標、任務,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恰如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文化政策促進發展行動計劃》中指出:“發展最終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
這一發展過程將是長期的過程。截至目前,我國已有650多座大中城市,有200多個小城市,還有19234個小城鎮。有的城市已處于工業化后期階段,有的城市還處于工業化前期階段,城市的發展水平千差萬別。對于經濟發達、具有良好文化產業基礎的城市,可以推動它們由工業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轉型。而對于那些經濟基礎較弱的城市,還將處于城市文化、城市經濟的累積期。無論是哪種情況,邁向文化城市都將是一個長期過程。歐洲著名的鋼鐵煤炭之都——德國魯爾區,也是經過近半個世紀,歷經若干階段,才較為成功地發展為文化都市區。
這一發展過程將是根本轉型的過程。圍繞文化這一核心元素,城市的性質、地位、功能等都將發生根本的轉變。城市的目標是發展成為各類文化名城、名鎮。城市將演變成為文化產業發達、文化消費強勁的服務業型城市,各種不同類型的城市將基于功能互補,呈現最優規模與最佳競爭力的良好匹配;城市品牌得到充分培育,一批代表時尚、創意、綠色、可持續、包容等精神價值的城市,將充分展示自身風采。
這一發展過程將是全面提升的過程。在精神文化層面,經過長期努力,城市的歷史文化傳統與現代城市理念分別得到提煉、發揚和融合。在產業層面,文化產業將呈校梯次進步的狀態,逐步達到高度發達。文化產業已不再是這個城市能夠提供什么(生產主導型),而是取決于人們的需求(消費主導型),并最終實現由技術和制度互相結合來創造消費。在文化事業層面,由公共財政支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文化公共事業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消費和高雅文化消費保持在合理的較高水平,成為體現城市品味的重要指標。
這一發展過程將是系統再造的過程。城市是一個活的有機體。從工業制造業為軸心,轉向以文化為軸心,城市實際上要經歷一次完整的成長、成熟、更新的全過程。在這個更新過程中,城市對自身的功能要進行再調整,對原有的空間格局要進行再利用。原先工業制造業賴以生存的空間,可能要通過拆遷、改造和建設,變成繁榮的文化街區。城市的各種生態環境、空間環境、文化環境面臨著重新塑造,呈現全新面目。政府、市民、社會組織共同治理城市的模式將有效開啟,網絡問政走向網絡行政,一系列公共對話平臺取代封閉的行政辦公會議,成為市民表達意見、參與城市公共管理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增長和就業格局將會打破,新的發展空間為城市帶來新的活力。
將文化元素作為城市戰略的核心,理論的探索剛剛開始,城市的實踐也剛剛開始。決策者、規劃者的思路轉變是首要問題。其次還要逐步解決一些現實問題。比如在城市行政管理體制方面,目前一些城市設立的文化產業辦公室,在人力調配、政策研究方面已經捉襟見肘。還有一些問題,比如如何更有效地將土地資源用于文化產業發展?如何完善文化事業的公共平臺構建?如何創新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的投融資渠道?如何創造條件催生更多數量更高素質的文化方面人才?……急于求成不行,但如果對城市戰略的轉型沒有高度認識和有力行動,注定要在以文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