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結構的失衡使人們缺乏一種應對生活變化的從容心態,降低了幸福指數,強化了對未來前景的不安全感
公務員連年熱考,大國企萬人追捧,移民課熱火朝天……近年,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一個現實值得關注:很多人因工作、生活、前程、財富,往往表現出一種焦慮不安、浮躁不定、緊張不已的情緒。這就是社會焦慮,它正成為當今中國一個明顯的時代特征。
焦慮感廣泛彌漫于整個社會之中,是經濟社會轉型期的必然產物。隨著經濟結構深度調整,原有社會關系打破,新的社會結構正在形成,由此強化了人們生活的不確定性。一旦認為自己的未來不可預期,唯恐“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焦慮的種子就在內心萌芽。
社會焦慮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結果。飛船上天,蛟龍下海,高速公路貫通城鄉……這些年,我國各地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但是,經濟發展并不意味著民生幸福的同步增長,物質豐富也未必換來百姓內心的安寧和美。
毋庸置疑,現在日子變好了,但同經濟發展相比,社會發展仍然滯后,民生改善仍待加強。改革深入推進,不少人在失去了習以為常的單位福利和單位保障之后,卻沒有被納入新的社會保障體系中,如果基本生活缺少“兜底”,怎能不對未來產生擔憂?在城鎮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一些人進了城,卻無法融入城市;失去了土地,卻無法找到生計。面對這樣的現實,怎能不讓人慌恐?
歸根到底,產生社會焦慮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社會結構的失衡,它使人們缺乏一種應對社會變革、生活變化的從容心態,降低了幸福指數,強化了對未來前景的不安全感。而緩解社會焦慮,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改變失衡現象。
首先,努力實現充分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充分就業應當是任何社會優先考慮的目標。政府應創造條件,讓每一位社會勞動成員都能獲得一份有穩定報酬的職業。有了就業,就意味著有了相對穩定的生活來源,就有了一個可預期的發展平臺,有了緩解社會焦慮的基礎性前提。
其次,大力推動社會公平?!胺颗④嚺?、孩奴”……現實中人們感受到的生活壓力,表面看是經濟問題,事實上也是社會問題,根本上講,是對社會不公平、不公正的無奈與無助。上學、就業、個人發展……如果這些社會活動都能按規則運行,不是拼關系、背景,而是靠能力、水平,人們的不安情緒就會小很多。
第三,盡快完善民生保障。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可以降低人們面臨的社會風險,減少后顧之憂,對未來生活也就有了一個清晰的預期。一句話,當人們不再為基本生計惶惶不安時,社會焦慮才可能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