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南京將更換全市路牌,目前已更換320余塊,投資98萬元,平均一塊路牌花費約3000元。而南京市共有道路7265條,需規范設置路牌30792塊,按已公布的造價此項費用需近億元。南京城管局回應稱,從未發布此數字,花1億元換路牌系誤讀。(8月1日《揚子晚報》)
先是網傳1億元刷屋頂,繼而官方回應系“誤讀”,所不同的是金額只有5000萬元,而整修換瓦的范圍只有100多幢房屋,網傳雖然有誤,但花公共財政的銀子裝點門面卻確有其事。同樣的,當網傳“天價路牌”之后,官方又及時出面回應系“誤讀”,一方面路牌的價格每塊只有2792元;另一方面,正在實施的僅僅只是部分路段的試點,更主要的是試點的過程還引入了招標和工程審計等程序。
然而“誤讀”式的回應,一方面難以掩蓋信息披露跑不過網絡傳言的尷尬,另一方面自說自話的解釋不僅無助于消解公眾質疑,卻有越描越黑的嫌疑。
打造陽光政務,樹立政府公信,尊重市民的參與權與及時的信息披露機制不可或缺,這也是把好事辦好的根本所在。無論是 “拇指妹” 為推諉公開“亮化工程”可行性報告的廣州市建委與發改委送“皮球”和“鴨梨”,還是網友對于南京屋頂刷色、“天價路牌”的質疑,無一例外都是市民對政府監督權與城市建設參與權的訴求。
事實上,無論是免費房頂的改造,還是城市路牌的更換,都是民生工程,應該是好事。市民作為城市的主人,應該在這些建設中以不同的形式參與,對其合理性與可行性提出意見與建議,而這樣的環節應該體現在動議與決策之前,以利于形成實施前千個聲音、實施后一個聲音的局面。毫無疑問,產生“誤讀”的癥結在于“關門決策”、“閉門實施”。
這表明,在資訊充分發達、市民參與政務事務途徑日益多元的背景下,市民的權利意識不容忽視,這一權利需要的是制度與機制作為保障。面對市民的質疑,釋疑的不能僅僅只是“誤讀”的內容本身,更在于政府及部門“開門搞建設”的勇氣與魄力,善于和市民交流溝通,善于集聚民智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