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調研”實踐活動山西省永和縣趙家溝村歸來有感
2011年6月12日-18日,筆者參加了中央國家機關青年“百村調研”實踐活動,在國家級貧困縣、山西臨汾市永和縣的坡頭鄉的趙家溝村駐村5天,和老鄉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分別入戶或到田間地頭與農戶交流,累積交流農戶20余戶,與30余位縣、鄉、村的基層干部,以及10余位鄉小學教師也進行了多次深入的交流。在駐村生活和交流過程中,一方面充分感受到了近年來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給農民帶來的實惠,農村近年來收入增長對“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強烈感受到在當前農業發展、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進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予以高度重視。
一、山西永和縣和趙家溝村發展現狀
永和縣地處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游晉陜大峽谷東岸,臨汾市西北邊緣。東鄰隰縣,南連大寧縣,北與石樓縣接壤,西與陜西延川縣一河之隔。全縣人口6.4萬,其中農業人口5.3萬,轄2鎮5鄉,79個行政村,306個自然村。永和屬十年九旱,屬雨養農業縣。全縣土地可利用面積169.5萬畝,人均占有26.25畝,現有耕地面積34.7萬畝,人均5.37畝;基本農田11.8萬畝,人均1.87畝,林地面積66.4萬畝,其中喬木林31.39萬畝,經濟林35萬畝。林木綠化率36.5%,森林覆蓋率17.3%。目前紅棗、核桃為主的經濟林產業已成為該縣的主導產業,2010年底,全縣經濟林面積達到35.5萬畝,產量達到1700萬公斤,經濟林產值達到65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4%。具有豐富的煤炭、煤層氣等地下資源。
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6億元,資產投資完成3.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4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313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89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 1616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數的63%和31%。
趙家溝村是坡頭鄉呼家莊行政村中的一個自然村。呼家莊共有農戶146戶,人口523人,耕地總面積7000多畝,其中包括退耕地1800畝。5200畝的種植土地上,溝壩地1600畝,其余是坡地。趙家溝村,現有村民65戶,234口人,除去外出務工人員和讀書人員外,在村常住約130人,其中低保戶9戶、五保戶1戶,耕地面積2500多畝,其中平地600畝,主導作物是玉米、核桃,核桃有1300多畝,3萬多株,已發展養豬戶8戶。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即使山西永和縣趙家溝這樣偏僻較窮的山村,國家取消農業稅、種糧直補、退耕還林、新農合醫保、養老、危房改造等政策也得到了很好的執行。老鄉們的生活雖然還比較困難,但是比前幾年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村民們的生活幸福指數不低。
二、“農民荒”和“農村空心化”問題的現狀
調研中,我們發現農村人口大量外流是當前“三農”問題的突出現象。趙家溝戶籍人口數234口人,在村常住約130人,基本上就是老年人和兒童。經我們與河北、湖南、內蒙等其他省的“百村調研”的同志們交流,其所在的農村也都基本是這種狀況。農村人口外流在給國民經濟增長與發展帶來收益的同時,也給農業農村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一)“農民荒”和“撂荒”問題前景不容樂觀。
近幾年,在經濟結構的調整下,“民工荒”的問題時而引起普遍關注,所謂劉易斯拐點和“人口紅利”問題的討論也此起彼伏。與此同時,就在公眾對“民工荒”問題寄予注意的同時,卻將藏匿于“民工荒”背后的另一種“勞工荒”現象——“農民荒”給有意無意地忽視和屏蔽掉了。何謂“農民荒”,相對應制造業的“民工荒”來說,就是從事種植糧食等農業的合格勞動者(農民)的大幅減少?!傲袒摹本褪怯懈貨]有種,成為荒地,這是農業中的“開工不足”。土地是農業生產的根本,事關社會穩定和糧食安全的大局。據報道,在全國農村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勞務輸出地區的農村,土地撂荒的面積并沒有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不斷加強而減少。相反,隨著農業高成本、貧富差距拉大的種種現實,部分農民認為“種地不如打工”,使土地撂荒的面積有增無減。[1]
在我們調研的趙家溝村目前的2500多畝耕地中,還很少有撂荒的現象,但是前景不容樂觀,一是目前種玉米、核桃等的主要勞動力都是60歲左右的農民,純樸的農民大叔大娘,出于對土地和耕種的自然感情依然堅守耕作,但是現在每人平均要經營20-30畝耕地,勞動力嚴重“超負荷運轉”。二是種田辛苦而收入少。該村農民基本上早上5點起來下地,晚上8點回來,帶著干糧和水,櫛風沐雨,鋤禾日當午,有的田地在5公里以外,有時候就要在地里過夜;據農戶介紹,一年收獲玉米約3萬斤,銷售收入3萬元,種子化肥等成本投入1.3萬元,如果計算上每天的勞動力成本70-80元,一年到頭凈收益率很低。三是目前農村已經出現種糧的農民不足,再過5-10年,這些老人無法勞作之時,種糧主產區的勞動力將后繼無人,據調查了解,青壯勞力由于種地純收入太低、種地條件太苦和不體面而不愿回村耕種,青年一代農民 “打工越來越成為農民收入增加和謀生的主要辦法”、“城鄉流動、遷移并定居城市日漸成為農民的最高理想”,即使他們在外務工遭遇困境返村,由于務農經驗嚴重缺乏,也成不了合格的農民。四是在這些地區土地流轉在制度上和實踐上都還不成熟,加上種地的低利潤率,社會資本進入正常閑置土地進行耕種的積極性并不高。這些問題如果沒有盡快解決,若干年之后,“農民荒”將不可收拾,農村已經存在的“撂荒”現象將會愈演愈烈,加上糧食生產的時令性,一次發生,影響一季,持續發生,惡性循環,將會嚴重威脅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農村義務教育面臨“人去樓空”的嚴峻形勢。
我們調研所在的坡頭鄉在上世紀年代全鄉小學生最多時約有800位,2007年減少為200位左右,2009年開始減少為90位左右?,F在全鄉已經沒有初中學校,原有的初中改成了中心小學,有教職工24位,現在中心小學只有68名學生,其他行政村還有四所小學,共有21名學生,平均每個小學5名學生。中小小學的1-6年級分別只有13位、9位、10位、11位、14位、11位小學生,3700平米的校園面積,正在新建的校舍總投入130萬元,如果學生繼續減少,國家對學校的教學、住宿等基礎設施、教職工的經費財政投入將面臨巨大的浪費,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將受到極大影響。原來鄉里建設的行政村小學,有的已經只有幾個學生,有的校園已經撤銷而“人去樓空”,改作“養豬”、民房等其他用途。據調查了解,鄉村小學學生數量減少的原因主要三方面,一是農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導致的適齡兒童的減少,近年來該地農村大多一戶家庭只生1-2個孩子,而上世紀大多4個孩子左右;二是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帶走了適齡兒童;三是鄉村學生到縣城、城市等教育條件更好的地方上學。
此外,在我們的調研中,農村學校民辦教師的“同工不同酬”問題比較突出,永和縣中小學共有30名民工教師,占,其中坡頭鄉小學有一名,據校長介紹,民辦教師在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上都很出色,但是工資待遇僅為“公辦”教師的1/4左右,“公辦”教師每月工資為2000-2600元,民辦教師每月僅為670元左右;民辦教師的處境讓人心酸,每次年底公辦教師發獎金的時候,校長都讓民辦教師不來上班,怕民辦教師因為沒有獎金而感覺不公平和難過。
(三)鄉村政權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面臨嚴重挑戰。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黨和國家的各項涉農政策在鄉村的貫徹落實,服務群眾生產生活,維護鄉村生產生活秩序,都需要鄉村基層干部具體實施。在永和縣這樣的農業縣,伴隨著農村青壯勞動力的普遍外出務工,農村基層政權組織、干部隊伍建設面臨嚴重挑戰,我們所在的趙家溝村平時看不到青壯年村民,基本上年輕的夫婦都外出務工,留村的主要就是老人和兒童,村里的主要青壯勞力和主要干部就是村支書一人,村委會每年包括工作補貼在內的工作經費只有3萬多元,他要服務包括趙家溝村在內的呼家莊行政村共146戶、523口人,事無巨細,疲于應付。鄉黨委書記、鄉長應同樣面臨這樣的工作狀況,在我們駐村的一周內,鄉黨委書記和鄉長除與我們交流外,每天從在到晚都是處于上下奔波在全鄉各處田間村頭。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廣大鄉村干部團結和帶領農民群眾艱苦創業為推進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付出了辛勤勞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涌現出了一大批農村優秀干部的先進典型。但是,在鄉村政權組織和干部隊伍的政策水平、法制觀念、科學素質、工作方法、黨性修養還存在“短板”的情況下,更為嚴重和緊迫的問題是鄉村干部隊伍“人員短缺”、“后繼無人”。
(四)農村傳統文化和生活形態處于被消失的前夜。
目前,由于人口大量外流,留守的村民除過偶爾看電視和電影下鄉外,趙家溝村的傳統文化生活基本處于空白,傳統的社戲、戲曲、民俗活動已經基本上“曲終人散”,趙家溝村的古戲臺已經破敗不堪、長滿雜草。按照目前的趨勢,再過10到20年,隨著老人陸續過世、兒童外出求學,趙家溝村這樣典型的黃土高原的生態村落,可能將面臨“空巢”的境地,在趙家溝這樣的村莊,農村的傳統和文化生活形態將只能成為記憶中的往事。這樣的情況在南方等經濟較發達地區同樣觸目驚心。據報道,在廣州清遠連州市文化廣場旁,乘45分鐘的公共汽車,再徒步40分鐘的山路,穿過連綿山坳,便到了河背村。這是一個普通的粵北小山村?,F在,一年中最熱鬧的春節,也未能給它帶來一絲生機——原本23戶人家的村莊,如今搬遷得只剩下兩戶村民。[2]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農耕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中華文化的靈魂和精髓與農耕文化和生活形態密不可分。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我們不能以“消滅”農村、消滅農耕文化作為代價,如果最終的結果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和生活形態不復存在,“水泥森林”和“鴿籠生活”覆蓋神州大地,那么我們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代價就太大了。
三、“農民荒”和“農村空心化”的原因解析
經研究發現,“農民荒”和“農村空心化”現象正在我國內地部分農村上演并日顯嚴重,這不僅將對“三農問題”的終結產生深刻影響,亦將給中國農村社會結構及農村社會的穩定發展等帶來諸多變數,需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筆者認為,上述情況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關鍵的共同原因是當前城鄉一體化中的農村向城市的單向輸出,即在在城鄉二元結構之下的城市化過程中,由于農業和農村投入產出率相對較低、相對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相對較差,農村的人才、勞動力、資本、消費者(孩子上學、就醫等)持續、單向的向城市流動,導致農村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呈現資本和勞動力凈流出的現象,這種情況在臨近城市以外的農村較為明顯,尤其是以種糧為主的農村。
進一步思考發現,農村勞動力和資本向城市的大量流動,并非是資源有效配置、要素重新分配的新形式,而是城市又一次對農村的“汲取”,只是“汲取”的不是“資源”,而主要是勞動力。在城鄉二元結構之下,城市憑借著對農村的相對優勢吸引著農村人口不斷地流向城市,這在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的同時,卻也給鄉村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結構變遷與鄉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種影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就是“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過度外流”。我們到農村調查不難發現,全國各地鄉村所聚集和留守的全是婦女、老人、小孩,青壯年勞動力在內地眾多農村已近乎絕跡。
雖然農村農業向城市和工業的勞動力、資本流動是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的必然現象,但是,縱觀世界工業化國家,鄉村“空心化”卻不是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必然結果。目前這些現象有的地方剛剛出現苗頭,有的地方已經比較嚴重,需要盡快研究應對,以體現“統籌城鄉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這種單向度的城市化戰略如若不改變,不只是中國農業現代化不可能實現,而且中國農業發展的后勁將徹底喪失,最終只能是農村、農村和農民問題的愈演愈烈。
四、有關政策建議
(一)要高度重視解決“農民荒”和“撂荒”問題。
“農民荒”、“撂荒”,正困惑著打工者眾多的農村地區。解決“農民荒”、“撂荒”問題刻不容緩。糧食始終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基礎,任何時候都不能出現閃失。中央要求,18億畝耕地的紅線要堅守到2020年。必須節約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保住18億畝耕地,最重要和實際的是要“保住耕種18億畝地”,“有地必種”比“有地可種”更為重要。如果有地無人種,或者耕種程度不足,將是農業生產領域的“開工不足”,必然導致全國范圍的糧食減產、糧價上漲和引發通貨膨脹,并可能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國際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作為13億人口大國,我國確保糧食安全不能寄托于國際市場,必須依靠國內基本自給,自給率應達到95%左右。[3]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土地撂荒的問題,必須調動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關鍵在于調節糧食生產的“利潤率”這個支點,從降低投入與提高收益的角度調節“撂荒”行為。
建議一,完善和調整城市化戰略和模式,真正體現工業反哺農業,真正的統籌城鄉發展,“建立有利于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落實和體現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的協調發展”的要求。
建議二,價格和補貼,重點是價格。目前我國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依然偏低,這直接導致種糧相比其他行業的利潤率低,需要逐步提高糧食等農產品價格,這是促進農業生產的一個根本性措施。糧食價格提高了,農民才能根本上有種糧的積極性。調研中也發現,種糧農民近年來最大的收入增長是得益于糧食價格的上漲。建議逐步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將穩步提高糧食市場價格作為糧食價格調控的指導思路。種糧的財政補貼,由于政策執行成本、存在的“騙補”現象、對市場價格的扭曲效應等問題,只能作為輔助手段。
建議三,完善農產品補貼政策。一是繼續完善鼓勵農業生產的種糧補貼政策。自2004年我國實行糧食直補政策以來,以計稅耕地面積發放補貼資金的方式一直面臨質疑,時有村民在網絡論壇反映補貼沒有和實際耕種掛鉤,媒體報道也是有報道“騙補現象”,這是補貼政策執行難留下的政策漏洞空間。二是建議財政補貼的側重點從“補耕地”改為“補餐桌”。在將針對種糧補貼政策作為鼓勵農業生產輔助手段的同時,側重研究對于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城鄉中低收入群眾的影響,予以財政補貼。把補貼給農產品的終端消費者,由于城市中的政策管理技術手段相對較好,政策的漏洞小,同時這種補貼對糧食價格市場信息的扭曲效應小,有利于農業企業、農戶等各方面的種植行為決策,有利于整體經濟效率的提高。
建議四,研究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權的流轉制度。農村撂荒土地流轉的方式有轉包、轉租、互換、入股等多種。推廣一些地方建立的土地入股、“反租倒包”等土地流轉做法,發揮市場配置土地的作用,使土地合理流轉,規模經營??梢猿闪⑼恋亟洜I權流轉服務中心等中介組織,或由村委會收集農民土地流轉意向信息、將規劃范圍內的農民承包地“反租”過來,平整后將連片土地公開招租給經營戶或社會企業,從事集約化經營。在確保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變的情況下,農民既可以獲得土地經驗權流轉收益,又可以外出務工或者就地務工。
建議五,研究國有資本進入規?;r業生產領域。在當前糧食價格還不能較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對于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撂荒土地的區域,農戶和社會資本進入的積極性不高,需要國有資本彌補“市場失靈”,建議成立省級國有糧食種植企業,按照縣域組織糧食生產,確保在“有地可種”前提下的“有地必種”。同時,在企業大規模進入農業生產領域的情況下,要確保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這事關全局。“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李昌平均認為,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土地流轉要穩定聯產承包制,要學習日韓的成功經驗,要避免重蹈農民失地導致社會動蕩、經濟衰退的“菲律賓模式”[4]。
建議六,發展現代農業,應對“農民荒”。農業人口日漸減少、傳統農業文明日漸衰落是社會發展趨勢?,F代農業不僅是我國農業的最終出路,也是農業人口日漸減少、傳統農業文明日漸衰落的需要。由于傳統農業在資源配置上已經達到了極限,改造傳統農業最好的辦法是引進現代技術。20世紀50年代,周恩來同志在談“四個現代化”思想時就提到了農業現代化問題?,F在,雖然農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離農業現代化的最終目標尚還有很遠的路要走。當前,需要繼續加大力度推廣現代農業技術,鼓勵規?;r業生產、完善農村金融信貸政策、完善農機具補貼政策、加強與農業生產有關的交通和氣象等設施、完善農村物流條件,穩定化肥、種子等農資價格,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有助于應對農業人口后繼無人的困境。
(二)統籌城鄉義務教育是解決農村義務教育的必由之路。
由于農村適齡兒童的大幅減少,并且趨勢更為明顯,農村義務教育的出路需要隨著“服務對象”的轉移而轉移,根本的解決之道是統籌城鄉義務教育,進一步擴大縣城、大中城市的基礎教育學校規模,平等的對城市戶籍和流動適齡兒童提供義務教育。加強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和校舍建設的前瞻性,摸清情況,提早應對,對于一些尚未投入農村校舍建設的縣域要集中力量辦好縣鄉中心校,暫緩建設新的村小學,加大中小學生的住宿補貼和伙食補貼政策力度。
(三)鄉村基層政權組織建設需要新思路。
上層建筑是被經濟基礎決定的,政權組織建設是受干部隊伍影響的。鄉村農村基層政權組織建設,一是要繼續提高干部隊伍的政策水平、科技文化素質、轉變思維方式、改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加強黨性修養;二是要繼續加大對農村基層組織的財政轉移支付,保障基層政權的正常運轉,對于條件艱苦地區的鄉村組織要加大補貼,以吸引合格人才從事鄉村干部工作;三是要把鄉村基層政權組織建設,放在解決農村“空心化”、城市反哺農村的大框架下考慮進行。
(四)適當集中:拯救農村傳統文化和生活形態。
對于山西永和縣這樣的農業大縣,外出務工人員比例大,農村的凋敝是短期內難以避免的,建議在集中建設縣城的基礎上,加大對地理位置分散的農村整合力度、推進坡地梯田退耕還林、完善農田流轉和轉租服務,將人口大幅減少的農村適當集中,規模化的提高基礎公共服務水平、保留和恢復農村傳統文化和生活形態。建筑群落格局的改變必然改變生活形態,生活形態的改變必然改變文化習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消滅農村”。在這個進程中,要避免“消滅農村”、單純以城鎮化替代農村、以單元樓替代村莊。
五、結語
中國是農業大國,更是人口大國,農村發展、農業穩定、農民幸福,則國運盛、民心穩、社會和諧。當前,新時期“三農”問題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對其存在的問題依然要保持密切關注,未雨綢繆,防患未然。農民向產業勞動者轉移,在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改善生活水平和促進自我發展的同時,卻因單向度的城市化政策和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過度外流,加上資本等外流,而使農村“空心化”,農村生產日漸萎靡、農村社會逐漸凋敝,“農民荒”應然而生。一個人口大國、一個農業大國出現了“農民荒”和“農村空心化”,這是一個重大的國情變化。
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以及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重視城市化進程中“三農”問題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思路,改變城市化化中的單向流動、從根本上遏制農村“空心化”、“農民荒”和“撂荒”等現象的進一步蔓延與惡化,為經濟社會的平穩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 參見:《妥善解決農村土地撂荒問題》,http://news.cntv.cn/20110314/105417.shtml,訪問時間2011年6月29日。
[2]參見傅尹:《從“農民荒”到“土地荒”有多遠》,載于《南方都市報》,2010年2月19日。
[3]萬寶瑞:《當前農業發展需要關注的五個問題》,載于《新華文摘》,2011年第12期。
[4]1898年美國從西班牙手中接管菲律賓后,西方農業跨國公司和本國資本家一直控制著農業和農村的金融保險、土地交易,農產品加工、流通、倉儲,生產資料生產和銷售,技術服務和基礎設施等領域。農民只能租佃土地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或做農業工人。隨著農業技術進步,大量失業農民涌進城市。在城市就業崗位增長下降,進城農民工找不到工作,失業問題轉化成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軍人走上政治舞臺,政局不穩,社會動蕩,經濟衰退,反過來失業更加嚴重,以致惡性循環。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菲律賓經濟衰退、社會動蕩、政局不穩,人民生活日趨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