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遠比中國決策者對中國更樂觀的外國分析家和基金經理稱,隨著發達市場相繼陷入危機,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多數國家的主要希望所在。這種信心十足的說法源自對中國城市化力量近乎宗教般的篤信。當被問及中國各地拔地而起的所有嶄新住宅公寓將賣給誰時,看漲中國的人總會說,賣給那些剛在城市里安頓下來的農民。
從統計數據看,中國過去20年經歷了快速城市化進程,城市人口比例從1990年的26.4%提升至去年的49.7%。其間超過2.7億農村居民搬入城市,平均每年約1300萬人進城。但數據沒告訴你的是他們中1.5億仍被視為“流動人口”的一部分,而這些人的進城運動其實很可能是一種可逆的城市化現象。
阻礙他們成為永久城市居民的主要原因是戶口制度。盡管中國在討論改革戶口制度,但過度擁擠的大城市對戶口的控制已更為嚴厲。農民工依然與土地保持密切關系,一旦失去城里的工作,他們就很可能返鄉種田。
與此同時,在中央近年來推行的政策作用下,眼下的農村生活與往昔已不可同日而語。有千年歷史的農業稅被廢除,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得到改善,政府還斥巨資發展農村基礎設施。隨著農村人選擇留在農村而非到工廠林立的城市干骯臟而危險的工作,某些重要制造業中心地區已出現用工荒現象。
中國的城市化速度大致與一百年前的美國處于同一水平,從長遠看可能會提高。然而,這一過程與受樂觀分析師和投資家熱捧的曲線圖并不一致,持續的城市化進程仍主要取決于中國眼下不情愿做出的某些艱難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