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水平”不能簡單等同“城鎮化率”
7月25日,記者采訪了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蔣永穆。蔣永穆就 “兩化”互動背景下解讀了 “城鎮化”,他認為,根據城鎮化發展規律,城鎮化進程分為三階段,目前我們基本處于城鎮化中期階段。而從世界經驗來看,這正是工業化加速發展時期,要突出工業化的帶動地位,因此我們提出了“核心在工業化,依托在城鎮化,關鍵在互動”,就是要明確以工業化為核心,并強調“業”的成長要有“城”的依托,因此要“互動”。
在這當中需要打破一個誤區:不要簡單地認為城鎮化率就代表城鎮化發展水平。同樣,工業化率高并不代表工業化水平高。舉例來說,資金密集型產業多的地區就沒有勞動密集型產業多的地區工業化率高,但卻可能工業化程度更高。在城市發展進程中,一二三產的結構是按照“倒金字塔”向“正金字塔”變化的過程,城市越發達,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就越高。因此,當服務業比重較大、三產協調發展時,也就是城市進入“兩化”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時期。
“產城一體”要因地制宜
蔣永穆說,過去有了工業,城鎮被動地自然形成。現在講“兩化”互動,強調了主動謀劃的重要性。
理解“產城一體”,把握產與城之間的距離遠近,跟當地主導產業有關。射洪沱牌鎮產業園區和城鎮完全實現一體化,青白江生態立區實現 “產城一體”,樂山旅游產業也可以實現“產城一體”。但類似冶金建材、紡織化工等產業,就需要做好城市功能分區,有距離地實現“產城一體”。
從“消費拉動”角度思考城鎮化
用一組簡單的詞語來描繪“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就是工業化是供給,城鎮化是消費。
在保障“供給”的同時,不能忽視消費拉動。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很多二級城市居民都會到區域中心城市購物消費,這就說明這些“城”中的消費動力不足。
擴大消費需求和城鎮化進程密不可分,城鎮化對拉動消費將起到很大作用。在推進城鎮化的背后,不僅隱藏著巨大的內需擴容空間,也是城鄉二元化體制的一個分拆與重塑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