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建設的北京樣本,就是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形成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高度重視社會建設,積極改善民生,讓廣大民眾分享經濟發展紅利。
城鄉養老、醫保實現全覆蓋,惠及1270萬人;不少社區居民吃喝玩樂、辦事求助,盡享一刻鐘服務圈便利;數以千計的大學生社工服務城鄉大眾;政府出資1億元購買300項社會組織公益服務項目……近年來,北京的社會建設不斷有新突破,讓首都百姓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走出了一條具有首都特色的新路。
對北京這座常住人口逼近兩千萬、流動人口超千萬的國際化大都市來說,社會的發展變化,不只是量的極大擴充,更是質的跨時代飛躍。在這里,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社會利益格局深刻變化,大量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70%以上的單位、人群處在老體制之外的社會領域。面對現代化所造就的這樣一個全新社會格局,社會建設就像一張白紙,充滿了空白,也充滿了想象和創造的空間。
社會建設需要創新,這已經是共識。但需要怎樣的創新?如何找到符合現實和公眾需求的創新路徑?北京市在這方面作出了不懈探索。從目前看,北京社會建設的體制機制創新有兩大突出亮點。在社會管理體制方面,率先在全國組建黨的社會工作委員會、政府的社會建設辦公室,合署辦公;出臺“1+4+X”系列文件,初步形成新的政策體系框架。這說明北京的社會建設,從一開始就注重頂層設計、系統規劃,體現了鮮明的制度理性。
在社會建設實施方面,大膽引入和培育社會力量,構建樞紐型社會組織體系,充分發揮群眾團體、公益組織的作用,致力建設專業化、職業化的社工隊伍,鼓勵志愿服務常態化,等等。這一系列舉措,說明北京的社會建設具有充分的公眾參與性,正在形成政府負責、社會協調、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和建設新格局。
從計劃時代的單位管理,走向市場時代的社會管理,其中要經歷的意識轉變、改革陣痛、利益調整等是不言而喻的。老體制不適用了,新的體制猶未成熟,青黃不接的階段,正是風險和機遇同時上升的時候。改革者以怎樣的方式和智慧穿越這個特殊時期,關乎改革的成敗。在這方面,北京社會建設采取的循序漸進思路同樣很有價值。
面對政社分開、管辦分離的目標,北京采取了分步實施的方案。先建房、后遷居,先把樞紐型社會組織體系建立起來,在此基礎上,先讓同類別、同性質的社會組織跟相關樞紐型社會組織掛鉤,像屬于科技的和科協掛鉤,屬于文化的和文聯掛鉤,先建立工作聯系,把工作做起來,最后,再根據條件成熟的程度,逐步實現與原行政部門脫鉤。事實證明,這種思路和做法符合現階段客觀條件,不急功近利,而是穩妥推進,也符合社會建設自身規律。
北京是中國首善之區,也是了解中國的一個最好樣本。北京面臨的社會發展形勢、社會建設挑戰,其實也是中國城市在高速現代化進程中,普遍面對的時代新課題。社會建設的北京樣本,就是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形成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高度重視社會建設,積極改善民生,讓廣大民眾分享經濟發展紅利。而這正與“包容性增長”的精神相互呼應,它啟示人們:勇于并且善于進行社會建設的城市,才是真正具有博大胸懷的世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