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如何保障“保障房”
時間:2011-07-07 14:22:41  來源:胡舒立的博客  作者:胡舒立 

  關鍵是對地方政府建設保障房要有有效且可核查的激勵機制

  新春將至,民生安樂備受關注,一方面是屢經“調控”卻漲勢不減的商品房價飽受抨擊,一方面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再引熱議。雖然早在1998年房改之初,保障性住房即已列入政府工作日程,但十余年來進展有限,而近期以來人們覺得似乎“動真格了”。果然如此嗎?

  應當承認,政府正在付出更大努力。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央領導人密集表態,保障房建設頻現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要文件,也成為 “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新年伊始,聲勢繼續擴大。2011年1月18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全體會議上指出,各級政府要增加投入,保障土地供應,落實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并抓緊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運營、退出等管理制度。國土資源部部長也表示,確保2011年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正在召開的各地“兩會”更不斷傳來保障房建設加力的消息。

  這些進展令人欣慰。不過,我們更關心確保保障房順利推出的制度安排。在這里,恰當合理的制度安排,意味著抓住建設資金充足、配置程序透明、運作管理規范等關鍵環節,意味著搞對地方政府的激勵機制,以此謹防保障房建設成為變形的“政績運動”,使期待住房的“蝸居”者不再空等失望。

  中國住房體制建立和政策體系完善已經多年探索,有經驗更有教訓。目前歷史“欠賬”還是太多。2010年開工數和今年的計劃開工數均表明,保障房建設雖增速可觀,但畢竟基數太低,遠遠不能滿足居民所需。各級政府理當充分估計到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的艱巨性和長期性,切忌浮夸,以虛充實,導致政府規劃與居民真實需求脫節;或者以次充好,重建設輕管理,最終留下令人遺憾甚或滋生腐敗的“面子工程”。

  為此,政府必須通過透明運作,給公眾吃一顆“定心丸”。有觀察人士已經對2011年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的目標提出質疑。新建商品住宅套數最多的2009年亦僅達到約600萬套,因此,這個今年保障房建設任務若是不含“水分”地完成,無論土地供應還是配套資金都面臨巨大的困難。

  有研究機構提出,1000萬套相比2010年的580萬套增量可觀,估計投資規模超過1.3萬億元。這個數字已接近過去五年全國年均土地出讓金總收入。倘如此規模的投資真能兌現,意味著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的絕大部分將用于保障安居工程,亦或通過地方融資平臺向銀行大規模貸款,兩條路是否行得通令人存疑。其實,現有的保障房存量也是一筆“糊涂賬”,至今沒有完整清晰的數字。政府有義務對這些關切答疑解惑,讓這一惠民工程成為“透明工程”。

  當前,保障房建設欲真正實現其保障民生,穩定社會與調節經濟等政策效果,亟待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要為地方政府建設保障房建立有效且可核查的激勵機制。多年來,保障房建設“口惠而實不至”,直接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消極應付。為此,需要從政績考核、財稅體制改革和發展方式轉變等入手,長期措施與短期措施并舉,讓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設上言行一致,并對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上弄虛作假的官員實施問責。

  ——盡快建立全國性住房信息系統和個人信用與收入信息系統,并制定完善住房保障中長期規劃?!笆濉币巹澖ㄗh明確提出“加快住房信息系統建設”。高效詳實的基礎數據系統,不但是政府科學制定中長期規劃的信息根據,更是將來住房保障從“補磚頭”發展到“補人頭”的制度條件。

  ——明確財政資金是住房保障的主要資金來源,開征房地產稅的地區應明確這項稅收收入用于住房保障,優先支持公租房建設。在中央財政預算中,應安排住房保障資金總規模和固定的比例,這也是發達國家的經驗。

  —在辨明誤區、厘清思路的基礎上,《住房保障法》應加快研究制定,為制定、實施政策提供法律依據,為居民享受住房權益提供法律保障,也有利于明確各級政府、各部門的責任。同時,注重學習國外經驗,總結各地保障房的建設、分配以及管理經驗,并適時加以推廣。

  ——各地方政府應廣泛征求意見并充分論證,發揮公眾參與和監督的作用。保障房建設從規劃建設到分配管理,都應置于公開透明的環境之中,中央政府可考慮每年編制相關白皮書。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也是公信力的來源。

  保障房建設關系國計民生,既考驗政府執政能力,也推動它向服務性政府轉型。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