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探索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
時間:2021-06-10 14:45:22
來源:城市化網
文化和旅游部網站6月9日發布《“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探索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
規劃提出,探索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在城市社區培育孕育發展非遺的土壤,開展“非遺在社區”工作。尊重社區居民主體地位,提升社區居民的參與感、歸屬感和凝聚力。充分利用本地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及未列入名錄的非遺資源,同時關注隨外來人口遷入并有一定群眾基礎的非遺項目,支持各級代表性傳承人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創新工作模式,在非遺氛圍濃厚、工作機制健全、保障工作到位的社區,創建“非遺在社區”示范點。
規劃強調,加強中國傳統村落非遺保護。開展中國傳統村落非遺資源梳理統計工作,推動每個中國傳統村落所在的縣(市、區)建立傳統村落非遺資源清單。遴選中國傳統村落非遺保護優秀實踐案例,舉辦經驗交流活動。合理利用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保持傳統建筑風貌和格局,在空間環境營造中突出非遺特點。加強當地村民及其生活方式的保護和延續,培育和擴大非遺傳承人群,促進民俗、村規民約的傳承與發展
規劃明確,建設非遺特色村鎮、街區。將非遺保護傳承與美麗鄉村建設、農耕文化保護、城市建設相結合,挖掘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特色小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中的非遺資源,建設非遺特色村鎮、街區。在非遺資源豐富、保護傳承有力、民眾積極參與的地區,推動建設非遺特色村鎮、街區。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先行試點,探索有效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模式。在經費、政策等方面對非遺特色村鎮、街區予以一定程度的傾斜,支持在非遺特色村鎮、街區建設非遺館、非遺傳承所(點),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規劃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地方非遺館,推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配套改建新建傳承體驗中心,鼓勵建設具有民族、地域、行業特色的非遺專題館,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非遺傳承體驗設施,形成包括非遺館、傳承體驗中心(所、點)在內,集傳承、體驗、教育、培訓、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傳承體驗設施體系。
規劃明確,加大對傳承人支持扶持力度。通過提供必要的傳承場所、經費資助等方式,支持傳承人開展授徒、傳藝、交流活動。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給予補助,鼓勵支持各地對本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提供傳習補助。組織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參加研修培訓,實現全覆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技能藝能,增強使命與擔當意識,弘揚工匠精神。實施中國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促進傳統傳承方式和現代教育相結合。支持傳承人設立非遺傳承所和工作室。加強傳承梯隊建設,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建設宏大的傳承隊伍。
規劃提出,加強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管理。開展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義務履行和傳習補助經費使用情況評估,探索建立退出機制。對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累計兩次評估不合格的或因違反法律法規、違背社會公德造成重大社會不良影響的,取消代表性傳承人資格,并予以公布。
規劃還提出,加強青年傳承人培養。推動傳統傳承方式和現代教育體系相結合,創新傳承人培養方式。對于條件具備的項目,通過現代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青年傳承人。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參與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符合條件的可以認定為代表性傳承人。采取助學、獎學等方式,鼓勵年輕人學習、掌握相關技能,成為后繼人才。通過組織參加培訓、提供展示平臺、對接市場渠道等方式,為青年傳承人提供有力支持,為其成長成才營造良好環境。
從發展目標看,到2025年,非遺代表性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工作制度科學規范、運行有效,工作體系更加完善,保護傳承體系更加健全,創造創新活力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對非遺的認同感、參與感、獲得感明顯提高,非遺服務當代、造福人民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到2035年,非遺得到全面有效保護,傳承活力明顯增強,工作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傳承體系更加健全,保護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在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重大國家戰略中的作用更加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