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我受亞洲開發銀行委托,組織一部分國內學者與一些國際專家,一起做一個關于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研究課題。核心問題就是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銀行根據“二戰”以后拉美國家經濟發展經歷所總結的一個現象,即許多發展中國家成功實現了經濟起飛,但是,一旦人均收入水平達到3000美元到5000美元,高速增長便難以持續。
決定中國經濟增長可持續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創新能力。中國已經享受了近30年的低成本優勢將會很快消失,創新能力將決定中國的產業能否持續不斷地升級換代、保持國際競爭力。
通常而言,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發揮需要一系列外部環境,最關鍵的是教育與科研、融資渠道和知識產權保護。
教育與科研對于創新活動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在各個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教育部門的進步相對較小。
目前,個人教育投資甚至出現了負回報現象?!按髮W生過剩而民工短缺”,意味著花錢上大學是一種浪費。許多農村孩子并不想上大學,而是想早點出去打工賺錢,這也是家長的看法。
問題根源并不在于孩子或者家長,而在于教育體系。教育出了問題,才會產生“讀書無用”的觀念。
不平等的受教育權利
剛剛恢復高考的時候,大學生中起碼有一半以上來自農村。現在農村學生卻已經變得越來越少。當然,一個客觀原因是30年來不斷加速的城市化,使許多過去的農村戶口變成了城市戶口。根據官方數據,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從30年前的不足20%上升到了40%以上。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日益嚴重的受教育權利的不平等。
中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無論是家長還是國家,都有責任保障每個孩子接受起碼九年的義務教育。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面對同一政策,但其客觀條件有天壤之別。至少在改革開放開始的20多年里,所有城市學校的基本費用來自財政開支,農村學校的費用卻全部由家長負擔。
近年來,政府增加了對農村教育的支持,但是,不平等現象并未從根本上改變。
農村孩子上不起學,師資和教育水平日益退化,使得城鄉教育差距在過去30多年內持續擴大。北大有一位來自農村的學生,現在還不滿22歲,已經念到研究生二年級。據說他小學還沒畢業,學校就垮了,因此直接上了初中。后來初中又垮了,就直接上了高中。在這樣一個似乎頗具喜劇色彩的故事背后,有多少他當年的小學、初中同學可能無法跟上課程,甚至被迫失學?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提出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因為農村孩子上大學可能令全家返貧,孩子在學校有自卑感,不合群,容易導致性格孤僻,畢業后在城市里沒有社會關系,找不到工作,最終可能釀成社會問題。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是,由民意代表將其作為反對農村孩子上大學的理由提出來,實在匪夷所思。
上大學的機會,其實是為低收入家庭的農村孩子提供了一條向上流動的通道,否則就有可能導致社會階層的固定化、永久化。這一現象如果持續下去,有可能演變成高等教育貴族化。
為什么世界上這么多人向往美國?因為存在一個奴隸、仆人的后代也有可能當總統、做富豪的“美國夢”。這個夢想是促人奮進的動力,也是緩沖社會矛盾的機制。
追求一流大學的夢想
中國教育支出的基本特征,是“錦上添花”多,而“雪中送炭”少。重城市教育、輕農村教育就是一個明顯例證。力爭創辦世界一流大學,卻不重視基礎教育、技術培訓,則是另一個重要表現。
很多人現在一提到發展教育,就會想到創辦世界一流大學。我們經常在各個大學聽到關于教師待遇差和教育經費不足的抱怨,這固然是事實。但是,相對而言,政府對大學,特別是一些重點大學,已經投入了巨額資金,很多大學硬件現代化的程度其實已經相當高。過去十年,許多??茖W校和職業學院都升格成了大學,但是,實際教育水平又提高了多少?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尚未達到世界一流,創辦世界一流大學談何容易。即使是以“舉國體制”建成了幾所一流大學,從投入產出關系來看也不見得合算。
況且,投了錢也不一定就能建成一流大學。幾十年來我們一直批評大學生長于考試、短于思考,但是關鍵在于大學的教育方法過于老套。大學如果不重視思想解放、鼓勵百花齊放,想要提高創新能力便難上加難。這幾年教育部門也試圖推出一些新的改革,比如高考制度的改革等,但是,最終不是流于形式,就是演變成權貴尋租的工具。
還有一個普遍現象,就是照搬國外尤其是美國大學的評判標準。
別的專業我不太了解,但在經濟學領域,這一點很普遍。起碼在一些比較好的大學,教師招聘和評定職稱,基本上就是采用美國大學的標準,看有沒有在英文的國際期刊上發表足夠多的文章。這個做法最初對于推進經濟學研究國際化是有意義的。但是,片面要求在英文的國際期刊上發表文章,導致一大批經濟學家孜孜不倦地用數學模型研究一些與中國經濟改革無甚關系的瑣碎問題,這是中國大學的一個怪現象。
幾年前,所謂中國只有幾位合格的經濟學家的說法,一度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
這一說法的評判標準,無非就是在美國的某幾份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數目。且不說現在國內有大批經濟學家都在國外期刊發表過文章,難道那些對中國經濟有深刻認識并提出許多真知灼見的學者,僅僅因為沒有在國外期刊上發表過文章,就不能算是合格的經濟學家?
事實上,如果簡單跟隨美國大學的標準,我們最多只能建成二流、三流的經濟系,但是,如果我們集中精力研究國內經濟問題,或許有可能建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團隊。
教育應該培養有用的技能
已故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舒爾茨,曾經因為改造傳統農業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一個重要論斷是,對于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最重要的是小學教育。因為在這些國家,發展經濟的關鍵是應用現代技術。一個農民完全沒有必要了解量子力學,只要他能夠看懂說明書,能夠合理使用化肥和農業機械,就可以極大地提高農業生產率。
這一論斷,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中國今天最缺少什么樣的教育?可能還是基礎教育、技能培養。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從十年前的60多萬翻了一番,畢業之后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基礎教育,尤其是農村的基礎教育不受重視,而這對于中國今天的創新和發展其實至關重要。
很多人一討論創新,就會想到世界技術前沿。如果中國能夠在某些領域引領世界技術進步,當然值得高興。但客觀事實是,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技術水平,中國都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如果以“舉國體制”大力投入,固然有可能達到世界技術前沿。比如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前就把衛星送上了天,但代價是大家都吃不飽飯。這樣的投入產出究竟是否值得,值得深思。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舉國體制”,也不一定就能走到世界技術的前沿。畢竟,從總體上看,我們離世界技術前沿還相當遙遠。但是這不排除我們擁有巨大的創新潛力。我們應當開發適合中國現階段經濟水平的技術,不斷逼近世界技術前沿。
我們的教育體制改革應該更多地考慮實際經濟的需要,這才是保持經濟增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之道。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大力加強基礎教育和技術培訓。否則,一流大學的夢想也只能是一個夢想。
教育發展能不能走市場化的道路?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國內外也已經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基礎教育、技術學校和高等院校,都應該培養實際經濟需要的人才,單純地靠“舉國體制”,很難做好。
但是,走市場化道路,不等于政府不需要積極發揮作用。政府的功能就是彌補市場失靈,有些專業很難完全靠市場支撐,政府應該增加投入。
更重要的是,政府應當盡量保障受教育權利的平等,這一點對于農村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十分重要,不能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惟其如此,社會才有希望。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財新《新世紀》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