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新冠肺炎初期,同濟大學顧問教授、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顧問委員會主任、上海市原副市長、當年參加上海市防治非典指揮部工作的時任市政府副秘書長沈駿應邀參加市領導召開的專題座談會,分析回顧了上海防治非典的經驗做法,同時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建設性建議。市領導充分肯定參會人員提供的意見和建議,現將沈駿發言要點予以整理發布,以饗讀者。
第一部分:從城市管理來看,十七年前“非典”與當前“新冠”的異同
(一)相同之處主要是:
1、對上海來說,“非典”和“新冠”主要都是輸入性的。
2、由此決定了交通道路、口岸同樣都是管控最要緊的部位。
3、各主要道口和口岸附近即刻設置隔離觀察點,迅速明確全市定點集中治療的醫院,并留有備案,以防不測。
4、防治“非典”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仍有相當部分可創新具體內容在防控“新冠”中延續采納使用,如“條管塊包”“夯實社區”等。
(二)不同之處主要是:
1、疫情發生的時間點不同。“非典”是在春節過一直到全國“兩會”之后疫情才蔓延、擴散,已避開了春運人口大流動時期。“新冠”疫情傳染期正值春運高峰,超常量幾倍的一年一度大規模人口集聚和流動已經開始。
2、十七年的發展,全國大城市(超大城市)增多,城市內人口過于集中。就拿上海來說,“非典”時期常住人口是一千七百萬,而現在“新冠”時期常住人口已增至二千四百萬,如遭遇集中性爆發,涉及面會更廣更大。
3、隨著國際化互相間分工、產業鏈上下游細分銜接,科教人員、商貿人員、企業用工人員和社區家政人員在囯內省際之間流動量有了與十多年前不可同比的巨增,使得傳染病毒輸出入有了更多可能的載體。
4、“非典”當時主要傳染影響廣東、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幾個省市(特別行政區),“新冠”則起始于湖北(武漢)并迅速蔓延至全國各省市,傳染速度和感染人數都已屬罕見,而且目前疫情的走勢尚難以預判。
5、現在科技管控(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應用手段遠不是“非典”時期所能比,其他各方面的綜合性基礎條件更是今非昔比。
6、多少年來對新型的、從未遇見過的流行傳染病是缺乏及時認知和相對處置手段的,有了應對“非典”的經驗教訓,多少是有利于防控“新冠”。
第二部分:建議下一步著重采取的措施
無論是過去“非典”還是當前“新冠”,防止這類流行性傳染病的蔓延,唯一有效手段就是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最有效的行政手段就是嚴厲管控人員流動,杜絕人員集聚特別是室內集聚。
1、關鍵是下功夫掐在出入境道口、口岸,嚴防死守,真正逢車必查,遇人必檢。
2、對一些鄉間村落的無名小路小道更要毫不遺漏地全面嚴管。
3、發現疑似病人或與確診病人有密切接觸史者,應立即果斷隔離觀察。
4、確診病人必須全部集中至定點醫院治療,最大的忌諱是分散醫治。
5、疫情信息應及時、準確地公開,普及防控知識,其基本要點應通過各種渠道廣而告之。
6、做好環境(尤其是公共場所環境)和個人的衛生,依靠社區重點發動老百姓家庭和成員的人人參與。
7、防疫必需的物資保障和儲備,包括臨時可裝配、可搭建、可移動的設施。
8、注重媒體對輿情引導和業內專家解疑排憂,及時有效澄清不實之情和謠傳。
9、組成協調有序、高效運轉、反應敏捷、應急處事的專門指揮機構,充分發揮“群防群控”“聯防聯治”的制度優勢,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樹立信心迎戰并打贏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