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書院開院儀式前,雨后天空出現了一道絢麗彩虹,引起人們駐足觀望。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鐵軍這位嚴謹的學者,竟也有些觸景生情:“這一道彩虹,搭起我們回歸生態、回歸自然的橋梁。”
在探討傳統農耕方式話題前,他先給記者算了這么一筆賬
中國耕地資源僅占世界的7%,水資源占世界的6.4%,水土光熱配比的耕地不足國土面積的10%,如果按人口與資源應基本平衡的道理看,中國人口的2/3原本就缺乏生存條件。在資源有限、總體自然條件并不適宜農業生產的情況下,中國竟滋養了世界約20%的龐大人口,若沒有農民幾千年的辛勞和來自實踐的智慧,任憑誰舶來什么先進的理念與制度設計,恐怕都無濟于事。
在《四千年農夫》中,對溫鐵軍觸動很大的一句話是,“中國人利用1/6英畝的良田就足以維系一個人的生存,而我們的農民認為40英畝對一個家庭來說太小了。”他認為,當時中國依舊保持了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優越性集中生產過程中高效利用時間、空間和各種可增進土壤肥力的資源。“換句話說,東亞傳統小農經濟從來就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方式。”
“正是短缺的自然資源和龐大的人口塑造了資源節約、循環利用、精耕細作的中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以及中國農民極端節儉、克制欲望、任勞任怨的品性。”
溫鐵軍特別強調,中美兩國農業生產模式存在巨大差異,不可能完全效法彼此。“但受新文化運動以來‘全盤西化’的激進思潮影響,中國農業應轉向美國‘大規模+集約化’模式已成為主流觀點。”溫鐵軍說,“當下國內生態環境損失與食品安全失控,很大程度是由此帶來的,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作為這段觀點的佐證,去年2月公布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農業已經超過工業和生活污染,成為兩項主要水污染物的最大來源。“中國有7000年的蠶桑史和6400年的稻作農業史,傳統小農家庭經營本來有利于生態環保,且具有食品安全、環境維護和社會穩定三大外部優勢,相比之下,最近40年的化學農業、石油農業只是短暫一瞬。”
溫鐵軍再度提出他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提出的名言“三農問題解決之道,在三農之外”。
“聯合國調查報告顯示,世界農業產品過剩了1/3,糧食浪費也是1/3。”溫鐵軍說,“中國已進入戰略轉型期,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許多制造業企業倒閉,大批游資尋找出路。與其去炒股炒房,不如保護好山水資源,投入到生態農業以及由此帶來的旅游業里面。城市里的人們,越來越渴望接觸純凈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