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的大樓正在以子彈飛的速度,呼嘯著向上躥升。
據6月22日新華網報道,經過半年多評審,備受矚目的武漢606米世界第三高樓造型21日正式公布。根據目前的初步匡算,大樓靜態投資約為50億元,后期可能會有所增加。而在前幾天,廣州也宣布將建本市第一高樓——超過600米的鉆石大廈。
就在近日,中國第一份以“摩天大樓”數量來衡量城市競爭力的研究報告《2011中國摩天城市排行榜》出爐。這份《排行榜》顯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第一摩天樓國家。目前中國正在建設的摩天大樓總數已超200座,相當于美國現存同類摩天大樓的總數。
在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今天,摩天大樓仍不斷拔地而起,讓城市面臨過度投資的風險,有專家擔心“大廈建成,經濟衰退”的“勞倫斯魔咒”會如影隨形。
在摩天大樓前景堪憂的情況之下,城市的管理者卻以一種近乎“大無畏”的精神,大干快上,這里面固然有經濟上的考慮,但更多的恐怕是城市管理者的政績沖動在支撐。高就是現代化,高就是有面子,在這樣的思維主導下,很多城市的管理者都患上了“高度癡迷癥”。
城市管理者希望通過建設摩天大樓,顯示城市的發展水平和開放程度,展現自己的光鮮政績,不管是否會事與愿違,但這可以算是一種執政“自信”和膽量的表現。
摩天大樓對普通公眾來說,除了帶來賞心悅目之感外,意義似乎并不太大。而城市的另一“土建工程”——筑墻,對公眾的影響卻甚為明顯。
這道厚厚的圍墻,用“戶籍”堆砌而成。在人口流動日益頻繁的今天,這堵墻將無數心懷夢想的外地人拒之門外,也讓城市患上了嚴重的自閉癥。《南都周刊》曾刊文說,“人們發現,戶籍制度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只是一度擁有的幻覺而已。身份,20年來,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決定了相關福利和利益歸屬。從外來者到新市民,是外來者群體中大多數人的城市通關路徑。但是,越來越加劇的人口流動,越來越多元的社會文化,越來越豐富的社會財富,城市反而更趨向自閉。”
沒有戶籍,房難住,車難買,學難上,醫難就。沒有戶籍,尊嚴和平等就都可望而不可及。沒有戶籍,就只能當城市的“二等公民”,如果不想,你就只好逃離北上廣,因為這個城市“不需要你”。
這些在明處的圍墻已讓人無法忍受,但橫亙在當地人和外地人之間的無形“心墻”則更為可怕。一條北京地鐵欲漲價的新聞跟帖中,見到的不是理性的討論,而是北京人和外地人的相互排斥和互相謾罵。在一些城市人眼里,房價高、道路堵、公交擠,環境差,不宜居,都是外地人惹得禍。而在外地人眼里,城里人得了便宜賣乖,除了歧視外地人,別無所能。
《人民日報》曾撰文稱,排斥造成隔閡,更給社會留下深深的裂痕。各種社會排斥過程無不導致社會環境動蕩,終而至于危及全體社會成員的福利。
稍為讓人欣慰的是,戶籍砌就的圍墻,似乎有了些許的松動。近日,北京市政協建議推行積分落戶政策,以科技貢獻、專業技能、在京時間等指標為考核項,計算非京籍人才的“積分”,積分達標即可落戶北京。而廣東的積分落戶政策施行一年多以來,已有10萬多外來人員落戶。雖然步伐緩慢,但總歸是邁出了第一步。
戶籍圍墻拆除不易,“心墻”拆除則更難。這一方面取決于前者的拆除進度,一方面要看城里人、外地人彼此理解、認同和融合的程度。
拆除或明或暗的圍墻,是對政府執政能力和膽量的考驗,也是每一個城市人、外地人的責任。融合則和諧,排斥則俱傷。大樓越蓋越高,圍墻越建越厚,終非城市和居住于此的人之福。
[作者: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