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令狐補充
內澇,正成為水災城市化的先鋒,次第進駐全國大、中、小城市。一場大雨,武漢頓成澤國;再一場大雨,杭州水漫金山;而廣州則積澇成疾,苦于年年治理不息,歲歲水浸不已……“逢雨必澇,遇澇則癱”成了中國許多城市常見的雨季風景,已經是中國城市治理和城市現代化亟待解決的問題。
武漢城市水患之后,新華社以《“逢雨必癱”拷問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為題,指出城市建設急功近利、盲目擴張;城市規劃重地表、輕地下是近來城市水患頻發的原因。并以此警醒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者,要借鑒成功經驗,記取教訓,更新城市規劃建設理念,加強城市公共管理應急機制。并以雨果“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對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者進行溫情感化和道德教化。
剖析水患成因,警示城市管理者,很有必要,也很及時,可惜這一“拷問”使出的力量非但不夠,還用得似乎不是地方。如果承認中國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不高屬實,那么,城市“逢雨必癱”只是暴露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水平通通欠奉的事實而已,哪里用得著拷問呢。其次,只是警醒和告誡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者,進而敦促他們更新理念,而不去拷問阻礙他們進步更新的體制弊端,這拷問就未免有避重就輕刻意錯問的嫌疑。
考察城市的“逢雨必澇,遇澇則癱”,可知遠非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問題這樣簡單,還有積重難返,難以卸下長期累積而成的歷史包袱的問題;也有現存政績評估、激勵、升遷、問責機制的問題。從更廣闊的視角看,這是中國城市上半身早已跨入后現代,以至于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者,熱衷于任意解構和隨心拼圖以顯擺權利、攫取政績,進而不惜肆意拆遷,狂熱擴張,而城市的下半身卻依然深陷于農耕時代落后觀念泥潭的具體體現。南方大城市廣州的主要排水系統,按寒冷少雨的蘇聯標準規劃設計,半個世紀未有改觀;而郊外新建城區某些地方甚至只沿用農村排水管網,就是一個明證。而武漢以“一年一遇”的降雨標準設計的城市排水系統,這種水平應該歸咎于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者中的現任、前任還是后任?
著眼于具體施政措施上,將水患頻發歸咎于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觀念和水平,也大可質疑。有效解決內澇問題的城市排水系統成功先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古代羅馬和宋代贛州的城市排水系統,仍造福于今人;18世紀建成的巴黎、倫敦下水道,前者是旅游觀光景點,后者消弭了猖獗一時的霍亂;而2006年擴建竣工的東京下水道,按“五至十年一遇”雨水標準建成,深達60米,“吊車在其中也顯小”—難以相信中國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者面對這些鮮活的事實,會分不清良莠,辨不明是非,不知道自己負責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城市排水系統應該按什么樣的標準設計。
中國城市現有的諸多怪象和種種弊端,常常是以災害早進城了,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者還在以鄉下的戲劇性方式呈現,并且逐漸有朝娛樂化方向發展,大有市民飛躍城市,官員仍未進城的趨勢。6月18日武漢內澇,給當地許多高校學生和市民竟然帶來了意外的歡樂,校園成了水上樂園,“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到武漢來看?!?,水患期間武漢的“每一輛公交車,前生都是折翼的沖鋒舟或潛艇”……諸如此類,雖然是一幅不乏諷刺的圖景,除了冷漠和淡定,就很難辨析甚至揣測他們對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者在觀念和水平方面,持什么立場,抱怎樣的態度。
再者,恐怕得承認,現實中也不乏深諳新觀念、保有高水平的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者,依然固守“重地表、輕地下”的謬誤不放的現象。畢竟下水道這種地下的政績,不僅難以看見,說起來也不如地表光鮮。貿然投入根治內澇,造福了市民,造福了未來,自己的好處在哪里?明白了這一點,現在青島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仿照百年前德國殖民者的方式為下水道投入這種說法,也就容易理解了。自然也知道機制弊端不除,觀念的更新和水平的提高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