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城市化、全面發展城市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針。但是對不同地區來說,如何實現城市化卻有著不同的認識。
城市化水平差別明顯
2009年底,全國城鎮化水平已經達到46.6%,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差別。按照目前的城鎮化水平,至少可以分以下幾類:一類,上海、北京、天津、廣東省,城鎮化率在60%以上;二類,江蘇省、浙江省、遼寧省,城鎮化率在50%—60%;三類,大部分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率在40%—50%;四類,城鎮化滯后的地區,城鎮化率在40%以下。
從全國來說,省區中最高的為廣東省,2009年末已經達到63.4%,而最低的是貴州省,2009年末僅為29.9%,不到30%。一般來說,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城鎮化率高于中西部地區。如廣東、江蘇、浙江、遼寧等省區明顯高于西部的甘肅、云南、新疆等省區。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省區城市化水平處于40%—50%的水平。
不同地區城市化的目標、要求、重點和步驟也不相同,從國家來說就要采取不同的城市化方針和政策,也就是實行差別化的政策。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新路徑
20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國家進入逆城市化時代,大城市的居民特別是富裕階層居民,向城市郊區或中小城市遷移。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大城市衰落的表現,是大城市環境的惡化,迫使部分居民遠離大城市,但是其實質卻是科學技術進步、社會生產力發展、物質財富增加、住房改善以及對環境要求的提高的必然結果,最根本的是交通的發展、通訊事業的普及、社會公共服務的完善,使人們對居住空間選擇的自由度增加。所以,逆城市化既是城市化的一個發展階段,又是城市化的一種新路徑。
城鎮化率到達一定程度后,城市地區的工業化已初步完成,各項商務成本趨向提高,資本和勞動力不再單向集中,而是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由于三次產業的劃分出現模糊,出現一產半產業和二產半產業,使城鄉之間的形態界線越來越模糊,城市原有的一些優勢逐步消失,農村在發展工業或第三產業的優勢甚至超越城市,導致配置在鄉村的資金收益率比城市更高。所以,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城鄉之間的關系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例如,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總人口10萬多人,2009年GDP69億多元,三產的產值比例和就業比例,大致是一產在5%以下,二產在70%以上,三產在25%左右。其二三產業的比例遠遠高于全國、省和許多城市。店口的城市化不是人口、經濟的城市化,而主要是理念的創新和制度的城市化。
城市化實質是讓更多人享受城市文明
根據我國的國情和城市發展的復雜情況,大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需要重新思考城市化的道路和模式,可選擇走雙向城市化的新道路,實現和完善雙向城市化的新模式。
所謂雙向城市化是指,一方面,通過城市的新建和發展,擴大城市總規模,增加城市總人口,吸收更多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解決其戶籍、就業、居住、福利、子女教育等問題,使之變成為城市人口,從而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城市化率;另一方面,通過工業對農業的反哺,城市對農村的支持,促進中小城市、城鎮和廣大農村的發展,使之改變農村的生產方式、產業結構、生活方式和文化享受,使之成為新的城市或城市型農村。使農村農民與城市居民從經濟收入、生活服務、福利待遇、醫療享受、文化休閑、娛樂活動等方面實現公平化、平等化、城鄉無差別化。
城市化的實質是讓更多的人享受城市的文明,其中最重要的或核心的是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享受,而不是居住的空間和身份的認定。必須在經濟系統、社會系統與居住系統的統一中,強調經濟系統、社會系統和文化系統,不能只突出居住系統或居住空間,而應使新型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在理論上升華。實施雙向城市化道路和模式,必然觸及城市化的理念,特別是需要對傳統城市化理念及在我國新時期的適用性的探討,引起城市化理念的創新,同時必然涉及現實的一系列經濟社會改革。
(作者:楊重光 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