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持續幾天的強降雨讓南方多省市露出城市建設的真面目:街道積水,公交中斷,……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內澇的嚴重威脅(《山東商報》2011年6月20日)
認真分析城市內澇細節,城市雨害信息綜合度不夠,政府應急敏感反應度較低是主觀因素。而城市排水系統設計落后,排水設施不全,管理不善致使排水不暢造成道路積水、交通阻塞是客觀因素。
近三十年來,各地城市化建設高樓迭起,人口暴增。但不少地方領導人只注重地面設施的“亮化、綠化、美化”,忽視或輕視支撐、服務于地面美觀的地下設施建設。以為一般人看不到摸不著,簡單點、差點、落后點沒關系。殊不知,正是地下設施的差、少、劣直接影響了地面,釀成大雨大積,小雨小積的“雨害”惡果。
歐洲是世界上最早實現高度城市化的國家。除了地面市政規劃合理,科學規范外,城市地下侍服系統、排水設施更是首屈一指。據相關資料顯示,法國巴黎地下排水系統長達2347公里,規模超過巴黎地鐵。下水道四壁整潔,中間是寬約3米的排水道,兩旁有寬約1米供檢修人員通行的便道,還擁有通暢的排氣系統和充足的空氣,被地方市政當局作為旅游景點供游客參觀,就算出現百年一遇的暴雨,也不可能出現內澇怪象。
不能同巴黎相比。我們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統往往只依賴幾根管道。由于體制因素的約束,幾根管道還分別歸口城建、環保、公路、城管……等不同的部門管理。俗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像這種幾家共管的地下設施,最易形成“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尷尬局面。
忽視或輕視城市配套設施建設和管理,一方面反映了地方政府對市政設施的投入不足,跟不上城市高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另一方面還反映出一些地方城市管理思維的陳舊、落后,管理措施的低效和無能。
科學提醒我們,自然界發生百年不遇大雨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但如果我們的城市建設管理老是象今天這樣逢雨就“癱”,或者“你等我,我等他”,百年不遇就會百分之百演變成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