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陳乃醒認為,除了大力發展面向中小企業的專業銀行,拓寬中小資業融資渠道外,更重要的是放寬對中小企業的行業準入限制,在競爭中增強企業經營活力,陳乃醒還建議,中小企業多是私營企業,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更重要的是在法律和政策層面創新,跟進,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中國銀監會浙江監管局局長楊小蘋告訴記者,不良貸款率全國是11.61%,這個數字很驚人,同時楊小蘋認為,各地的銀行都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根據當地的實際來探索你自己的小企業支持的模式,給小企業支持的機制。 (主編:孟慶海 記者:袁柏欣 攝像:樊金峰) 目前,我國約有99%的企業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對GDP的貢獻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超過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然而,前不久在中國社科院發布了一組數據,全國中小企業大量倒閉,仍有大量中小企業正在生死線上徘徊,這些中小企業能否走出生死線,中小企業面臨著怎樣的考驗?我們先來中國社科院的調研結果。 在全國4200多萬家中小企業中,很大一部分企業缺乏可以抵押的資產 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乃醒:“很大一部分企業處于很艱難的境地,甚至有一部分已經倒閉了,而且這個倒閉數量已經遠遠超過正常年份,在我看來在正常年景下,中小企業由于政策也有倒閉,基本上是在5%左右。如果稍微遇到一點問題,那就是超過10%以上了,但是現在我覺得我們對于中小企業造成倒閉的現象仍然超過結構了,超過這個數字了。” 陳乃醒,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復蘇中的作用”課題組負責人。陳乃醒說,此次調研他們從去年年底開始,進行了半年時間,報告的最終結果還須過一段時間才能正式公布。但是根據相關媒體透露,社科院報告顯示,目前中小企業在金融風暴沖擊下40%已經倒閉,另外還有40%正在生死邊緣掙扎,要想走出生死一線,中小企業必須得到巨大的支持。
今年六月份,經濟半小時欄目曾趕赴廣東、江浙等地進行了實地調查。在深圳安捷倫電子科技公司,記者也聽到了同樣的聲音。 深圳安捷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定:“我們在高速成長的時候,也碰到最多就是這種資金鏈問題,資金難問題。” 深圳安捷倫電子科技公司主營監視器、攝像頭等安防產品,雖然只是一家中等規模企業,卻已成長為中國第二大安防出口企業,由于金融風暴引發的危機加劇,歐美等國對家用、商用安防產品需求大幅上升,企業出口供不應求。然而,看著源源不斷的訂單,王永定卻發起了愁。 王永定:“我們找發展銀行,工商銀行[5.58 0.54%],他一說就要你什么的這樣抵押,那樣抵押。” 記者:“你們的抵押物是有哪些?” 王永定:“抵押物就是房子這些,因為我們的廠房都是租來的。” 王永定說,他的資金缺口只有1000萬元,然而由于沒有抵押物,盡管有十多年的經營歷史,信用記錄良好,王永定還是只能一次次吃“閉門羹”。 王永定:“所有銀行不用這個做依據,稅收也不能做依據,海關的押稅也不能作為依據,沒有這個,銀行沒有這個項目,沒有這個,所以說銀行也有待開發一些新品種,比如說我們交了多少稅,前面稅收的記錄,我們出口的記錄都可以作為一種誠信的抵押物的話,OK,我們就有辦法了,問題是,銀行絕對不會要那個。” 在浙江杭州,大豐家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保國碰到了和王永定同樣的難題。2002年,王保國以3萬元起家,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把這個租來的養豬場變成了擁有1000多萬元資產的家具廠。如今,王保國想再上一條生產線,然而,他卻拿不出任何抵押物來。 王保國:“那初步了解一般銀行現在都是一個需要抵押,抵押物來做抵押貸款。” 抵押物不足,銀行不給放貸,很多企業找到了擔保公司進行擔保,然而擔保公司也無法完全解決他們的融資問題。深圳好家庭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海生告訴記者,企業發展需要5千萬資金,他們找到了擔保公司,在經過嚴格的反擔保程序,繳納擔保費、中介費一系列費用后,他們只拿到了1千萬的貸款。 深圳好家庭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海生:“剛才我說的一千萬,那也是有擔保機構介入,再加上我們自己的房產,因為房產實際價格并不高,這樣放在一起能做個那么一千萬,再大就基本放大不了了,因為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它擔保額度,每一家也都有額度限制的,也都高不了多少。” 事實上,在融資過程中,有些企業還因為擔保公司抽逃保證金,背負了沉重的融資成本。2007年6月,杭州超達機械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擔保公司向銀行申請了一筆200萬元貸款,當時對方提出20%即40萬元的反擔保金。然而,當貸款按期償還后,企業索要保證金時,得到的答復卻是公司沒錢了,最終企業把對方告上了法庭。 王愛萍:“當時那一天訴訟的時候,后面接著好幾家,還有80萬的,60萬的,我還不是最多的,他們法律顧問,根本就沒走,就一個接著一個(調解)。 在經歷了漫長的訴訟、調解、執行過程后,2008年8月法院終于下達了民事裁定書:“由于擔保公司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此案終結執行,今后若發現可執行財產,可再重新申請執行。” 記者調查中發現,那家擔保公司自2003年10月成立至今,短短五年間已經歷了16次業務變更,其中僅法定代表人就頻繁更換過4次;業內人士透露,準入條件過低,導致擔保行業龍蛇混雜。 浙江省信用擔保協會副會長陳金山:“擔保的門檻比較低,又不需要哪里去審批,那么去注冊一下就成了,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可以開展其他業務。” 貸款程序復雜、手續繁瑣也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重要因素。深圳耀群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仕明告訴記者,他們對資金要求是“短、頻、快”,雖然自己有土地可以做抵押,但辦起貸款也非常復雜。 深圳耀群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仕明:“說你的報表,不真實,要送到支行的,支行又送到分行,層層關卡,我覺得這個很羅嗦,而且講的東西,承諾東西,比如說一次性給你三千萬也好,或者五千萬或者什么借的話,講的天花亂墜,但實際操作起來,很難推行。”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中,全國有的省份貸款余額增加為零,有的增加額是負數。在深圳,今年一季度發放貸款300億,500萬以下小企業貸款占全部貸款只有2%多一點。 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楊宇清:“目前我們市60%以上企業都存在融資難困難,缺口達到1.2萬億這樣一個規模,普遍存在一千萬以下的流動資金,短期流動資金這樣的需求上。 在全國4200多萬家中小企業中,很大一部分企業都和我們前面看到的王永定、王保國一樣,缺乏可以抵押的資產。這也加大了銀行發放貸款的風險,截止到2008年末,全國小企業不良貸款率達到11.6%,而整個銀行業平均水平只有2%左右,中小企業貸款風險明顯偏高。在這種背景下,如何進行金融創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也就成了最緊迫的命題。 就在杭州大豐家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保國為貸款發愁時,阿里巴巴[14.28 1.13%]和建行推出的一項新產品讓他看到了希望,這就是網絡聯保貸款。 阿里巴巴信用融資部資深經理呂薇嬿:“做這個產品的想法就是要從無抵押為突破口,一定要做無抵押的產品。” 網絡聯保就是阿里巴巴的會員企業以互相擔保的方式,共同向銀行申請貸款。阿里巴巴向銀行提供客戶網上交易數據,銀行篩選后發放貸款。建設銀行[6.16 -0.16%]網絡銀行副總鐘愛軍認為,這種方式降低了銀行成本與風險。 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副總經理鐘愛軍:“它也是通過網絡聯保體自身,來解決我們銀行內部的成本問題,所以組圈也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他要承擔,一個人出了風險,兩個人要承擔,兩個人出了風險,另外的人也要承擔。” 而對于企業的考察與篩選,銀行則有著獨特的方式。 呂薇嬿:“他會去考察對方的太太,對方的太太有沒有賭博,對方的兒子或者是女兒那些富二代,他的發展前景怎么樣?在哪里念書,是不是名校,他真的能夠看到比銀行更深的東西。” 通過阿里巴巴的網絡聯保貸款,大豐家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保國已經拿到了建設銀行70萬元貸款。在全國范圍內,很多銀行都開展了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創新,中國銀行[4.62 -0.22%]推出了信貸工廠,對中小企業貸款批量生產。江蘇農信社廣泛推廣倉單質押,通過庫存產品作為抵押取得貸款;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積極開展企業股權質押貸款。北京銀行[16.27 1.37%]新近推出知識產權作為質押從銀行獲得貸款。在浙江,除泰隆商業銀行外,民泰商業銀行,臺州商業銀行等幾家小商業銀行都在做小企業貸款的生意,并且浙江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率僅為1.62%。遠低于全國11.6%的平均水平。 中國銀監會浙江監管局局長楊小蘋:“我們是(不良貸款率)是1.62,全國是11.61,廣東是17.49%,天津20.53%。” 記者:“這個數字很驚人的。” 楊小蘋:“非常驚人。” 記者:“您對這種創新,您覺得能復制到全國嗎?尤其是在您剛剛看到其他省份的不良貸款率的情況下?” 楊小蘋:“我覺得是這樣,各地的銀行都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當地的實際來探索你自己的探索小企業支持的模式,給小企業支持的機制。” 針對擔保公司缺乏規范的問題,有關部門也在尋求解決辦法。國家開發銀行浙江省分行與浙江省中小企業局聯手,打造了一套新型擔保體系,‘抱團增信’擔保融資模式。將多家擔保機構整合“抱團”成一個共同的擔保體系,與銀行、企業、政府四方共同組建貸款融資平臺。 浙江省中小企業局財務統計處處長盧紹基:“每個擔保機構首先要給平臺交一百萬的風險準備金,那么出問題以后,就由10家擔保機構來共同承擔。” 同時抱團增信平臺還特別設置一層監管防火墻,減少了個別擔保公司的惡意違約風險。 盧紹基:“它每個月的業務、財務報表、它整個資金的流向,都受到了風險決策委員會,就是這個平臺的嚴格的監控,也就是使它的業務,最大程度的限制在為中小企業擔保服務,而不是去做擔保以外的其他業務。” 國家開發銀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長范顯偉:“一家擔保公司的信用能力,變成十家擔保公司的信用能力,然后再加上政府部門的引導、信用,這樣對這個貸款發放風險,我們覺得能夠降到最低。” 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僅靠商業機構和中小商業銀行遠遠不夠 在銀行看來,中小企業資本規模小,技術落后,產品單一,財務制度不健全,抵御風險能力較差,而在中小企業看來,銀行貸款門檻高,審批程序復雜,很多要求和指標并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狀況。如何拉近雙方的差距?剛才看到浙江、河北、福建等地都開始了積極嘗試。不過,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僅靠這些商業機構和中小商業銀行還是遠遠不夠。 在杭州采訪時,記者了解到,對于網絡聯保,阿里巴巴充滿信心,但建行卻提供了這樣一個數字:報名網絡聯保的中小企業有一萬三千多家,而通過審核獲得貸款的只有八百多家,通過率為6%。目前建設銀行與阿里巴巴正在不斷完善網絡聯保,然而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是,目前在中國4200萬中小企業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企業使用了電子商務。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網絡聯保依然是鏡中月,水中花。 記者:“獲得審批的一千多家中小企業同全國4200萬的中小企業相比來說,真是沙漠中的一滴水。” 呂薇嬿:“對,非常的少。” 記者:“我們感嘆它的珍貴,但是我們無法相信他能夠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 呂薇嬿:“目前的量,我也覺得不高,只有1000多家,但是我們未來的這個方向以及產品設計的這個方向就是往規模化去操作的。” 阿里巴巴希望能夠把網絡聯保向全國推廣,但是建行對這個問題卻顯得很謹慎。 鐘愛軍:“我們第一批選的是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深圳都是一些小企業誠信度比較高的,然后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那什么時候到西部,不知道,說不好。” 而就在一批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的同時,記者在深圳也注意到了這樣的現象。作為經濟特區,深圳吸引了越來越多各地股份制商業銀行,然而這些中小銀行的到來非但沒有在中小企業貸款市場展開競爭,反而是對大客戶展開了更加殘酷的廝殺。 浦發銀行[23.17 0.83%]深圳分行副行長鐘明明:“我們感覺到競爭最激烈的領域,應該是在大的一些企業,一些非常大的國有的一些財政背景的這一些企業項目的貸款,比如深圳的地鐵等等,這些領域是競爭非常激烈,銀行甚至相繼下降,就是貸款利率一降再降,但是在中小企業領域當中,競爭并不激烈,中小企業貸款,各家銀行都是有一定的難度。” 2005年7月,銀監會出臺了《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要求對中小企業信貸增長速度要高于其他信貸增長速度,總量要高于其他項目貸款增量。但這些措施也就沒有完全得到落實。 鐘明明:“關鍵的一點在于,這一些(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比較大,難以把控,你像國有的大企業,一旦出了問題,國家還會來重組啊,還會來進行一些,解決一些貸款難的問題,但是這些中小的企業,特別小企業,一旦產生問題破產的話,就沒人管,所以銀行的貸款質量就沒有辦法得到保證。” 而對于風險補償機制來講,和眾多中小企業巨大的資金缺口相比,地方政府財力畢竟有限,實際操作中,風險補償機制也逐漸暴露出薄弱的一面。 中國銀監會福建銀監局副局長黃邦鋒:“到去年末為止,福建省小企業貸款的不良貸款率,是6.71%,那么我們整個銀行業,平均的水平是百分之二點一幾,那么也就是小企業貸款,就是風險度是正常的平均水平的三倍多,那么風險補償金,只是給0.8個百分點,千分之八,換算過來,0.8個百分點,只解決這個一小部分。” 記者了解到,在有些地方,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達到了20%左右,那么0.8%的風險補償對于銀行的損失來說,杯水車薪。今年初,財政部對商業銀行的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的核銷方面,適當放寬了政策。不過在黃邦鋒看來,這些政策還遠遠不夠。 黃邦鋒:“我想如果稅收方面如果能出臺一些政策,比如說對銀行業,辦理中小企業貸款,這個在稅收方面能給予更多的這種優惠,那這樣子可能就會更加直接一點,更加調動銀行業,這個放貸的積極性。” 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陳乃醒認為,除了大力發展面向中小企業的專業銀行,拓寬中小資業融資渠道外,更重要的是放寬對中小企業的行業準入限制,在競爭中增強企業經營活力。 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乃醒:“當務之急就是對中小企業的投資不實現,能投哪里,哪里需要都應該可以投,無論哪個部分都應該是,都應該發展,不管是能源還是鋼鐵,還是航空,遠洋運輸等等,都可以,都應該實現,這樣就使得我們在更大空間內發揮我們私營經濟的作用。” 陳乃醒還建議,中小企業多是私營企業,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更重要的是在法律和政策層面創新,跟進,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陳乃醒:“這個私營經濟它在發展過程中,會為了適應市場經濟會有一些自己的創造,自己的創新這個創造,這個創新可能會和我們的現有的法律,現有的政策形成抵觸,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怎么辦,是修改法律調整政策還是限制發展,在我看來,應該學習一下修改憲法的那種魄力,我們的部門憲法,地方法律,部門法律,專業法律,都應該像憲法那樣,凡是與發展經濟不適應的地方那么都應該去做修訂。” 盡管社科院的調研還沒有拿出最終的數字,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金融危機對國內中小企業帶來的沖擊是多方面的,影響程度不容忽視。應該說,中央層面的政策對中小企業的認識是到位的,在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國十條”中,提出要重視對中小企業的技術改造;在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金融九條”中,直面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提出貸款要向中小企業傾斜等。 然而,從我們多年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所遭遇的波折看,它遠不止是銀行借不借錢的問題。在融資難的背后,暴露出了我們在經濟整體結構、金融市場結構以及資金供求結構等方面的重重矛盾,正因為諸多難點集中一處,又互相交織,所以這個問題一旦進入到操作層面,就總是難以真正得到根治。 金融危機一方面給中國的中小企業造成了嚴重挫折,但同時也給我們全方位思考破解之道提供了契機。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絕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一個多元化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這一體系不光具有完善的融資擔保功能、風險補償機制和稅收優惠政策,還應當在設立專門的中小企業銀行、制定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標準、規范管理拓寬民間融資渠道以及發展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等方面做出全方位規劃。 如果說大型企業是中國經濟的骨架,中小企業就是中國經濟的細胞。中國經濟能不能繼續健康成長,歸根到底,還是在于我們能不能維持這些細胞的活力。 |